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理论论文

量子密码协议中信息编码方式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论文安排及主要研究成果第16-19页
第二章 基础知识第19-27页
    2.1 量子力学基本假设第19-23页
        2.1.1 量子态的向量描述第19-22页
        2.1.2 量子态的密度算子描述第22-23页
    2.2 量子密码学的典型协议第23-25页
        2.2.1 BB84协议第23-24页
        2.2.2 “Ping-Pong”协议第24-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量子态编码的研究与应用第27-55页
    3.1 量子态编码第27-28页
    3.2 基于单光子的多方量子密钥协商协议第28-35页
        3.2.1 关于QKA的讨论第29页
        3.2.2 协议过程第29-31页
        3.2.3 协议安全性分析第31-33页
        3.2.4 对Shi等人多方QKA协议的攻击第33-34页
        3.2.5 本节小结第34-35页
    3.3 基于单光子多脉冲态的量子保密查询协议第35-46页
        3.3.1 预备知识第36-38页
        3.3.2 协议过程第38-41页
        3.3.3 安全性分析第41-46页
        3.3.4 本节小结第46页
    3.4 通过选择检测窃听比特来控制密钥第46-55页
        3.4.1 基础符号及定义第47-48页
        3.4.2 参与者密钥控制能力分析第48-52页
        3.4.3 可能的应用第52-53页
        3.4.4 本节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幺正操作编码的研究与应用第55-83页
    4.1 幺正操作编码第55-56页
    4.2 对基于联合检测窃听的多方秘密共享的攻击的分析与改进第56-66页
        4.2.1 对Lin等人的协议和Gao的攻击策略的回顾第57-59页
        4.2.2 对Gao攻击策略的分析及改进第59-65页
        4.2.3 本节小结第65-66页
    4.3 基于单光子和联合检测窃听的多方量子密码协议第66-75页
        4.3.1 对三方QKD协议的分析与改进第66-71页
        4.3.2 单光子联合检测多方量子密码协议模型第71-74页
        4.3.3 本节小结第74-75页
    4.4 基于单光子和联合检测窃听的高效量子保密比较协议第75-83页
        4.4.1 协议过程第75-79页
        4.4.2 安全性分析第79-81页
        4.4.3 本节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其他量子信息编码方式的研究及应用第83-103页
    5.1 其他量子信息编码方式第83-84页
    5.2 利用选择测量基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第84-94页
        5.2.1 回顾KMR13协议第84-85页
        5.2.2 基于KMR13的QKD协议第85-87页
        5.2.3 安全性证明第87-93页
        5.2.4 本节小结第93-94页
    5.3 攻击频率受限模型下的量子位置认证第94-103页
        5.3.1 预备知识第94-96页
        5.3.2 差时量子位置认证协议第96-98页
        5.3.3 协议I在攻击频率受限模型下的安全性第98-101页
        5.3.4 本节小结第101-103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19-121页
博士在读期间参与完成的项目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内容的分布式图像检索
下一篇:60GHz网络的协作通信和资源分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