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0页 |
·空间诱变育种技术 | 第11页 |
·空间诱变育种进展 | 第11-13页 |
·国外空间诱变育种的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空间诱变育种的现状 | 第12-13页 |
·空间环境诱发植物突变的因素 | 第13-16页 |
·空间辐射 | 第13-14页 |
·空间微重力 | 第14-15页 |
·空间弱磁场 | 第15页 |
·转座子活化 | 第15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空间诱变育种的生物学效应 | 第16-19页 |
·空间诱变育种对作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空间诱变育种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 第17-18页 |
·空间诱变育种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卫星搭载小麦 SP7 代突变株系农艺性状遗传稳定性研究 | 第20-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0-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3页 |
·卫星搭载小麦突变株系SP7代主要农艺性状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卫星搭载小麦SP7代HMW-GS麦谷蛋白亚基突变类型SDS-PAGE分析 | 第25-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测定分析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卫星搭载陕 253 SP7 代籽粒 HMW-GS 组成变异 | 第26页 |
·卫星搭载西农 1043 SP7 代籽粒 HMW-GS 组成变异 | 第26页 |
·卫星搭载陕 253 和西农 1043 SP7 代籽粒 HMW-GS 品质评分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卫星搭载小麦 SP7 代突变株系光合及灌浆特性的研究 | 第29-3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测定方法 | 第29页 |
·数据统计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卫星搭载小麦 SP7 代突变株系籽粒灌浆曲线拟合 | 第30-31页 |
·卫星搭载小麦 SP7 代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分析 | 第31-32页 |
·卫星搭载小麦 SP7 代旗叶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32页 |
·卫星搭载小麦 SP7 代光合速率的变化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卫星搭载小麦 SP7 代突变株系蛋白和淀粉含量的研究 | 第35-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5-36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卫星搭载小麦突变株系 SP7 代各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化 | 第36-37页 |
·卫星搭载小麦突变株系 SP7 代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