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材料试验机与试验仪器论文

纳米压痕仪校准模型的研究及在蓝宝石标物定值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传统压痕测量第12页
        1.1.2 纳米压痕测量的原理第12-13页
        1.1.3 纳米压痕测量的影响因素第13-14页
    1.2 纳米压痕仪器的简介与应用第14-17页
        1.2.1 纳米压痕仪器简介第14-16页
        1.2.2 纳米压痕仪的应用第16-17页
    1.3 纳米压痕仪校准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7-21页
        1.3.1 载荷与位移校准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2 机架柔度与面积函数模型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纳米压痕仪标物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纳米压痕理论及校准模型的提出第24-29页
    2.1 纳米硬度和折合模量的计算第24-25页
    2.2 针尖面积函数的计算第25-26页
    2.3 纳米压痕仪的机架柔度的计算第26-27页
    2.4 机架柔度与面积函数的校准模型提出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纳米压痕仪载荷因子的校准模型第29-36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载荷因子校准模型的建立第30-31页
    3.3 载荷因子的实验校准第31-34页
    3.4 载荷因子校准模型的准确性检测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纳米压痕仪面积函数与机架柔度的校准模型第36-50页
    4.1 AFM直接法校准模型第36-40页
        4.1.1 AFM直接法测量针尖面积函数第36-38页
        4.1.2 熔融石英对于机架柔度的校准第38-39页
        4.1.3 单晶钨对于机架柔度的校准第39-40页
    4.2 迭代法校准模型第40-42页
        4.2.1 单晶钨与熔融石英迭代法校准第40-41页
        4.2.2 熔融石英迭代法校准第41-42页
    4.3 两种校准模型的对比分析第42-44页
        4.3.1 纳米压痕性能测试第42页
        4.3.2 纳米压痕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第42-44页
    4.4 机架柔度与针尖面积函数校准模型对于纳米压痕实验的影响第44-48页
        4.4.1 机架柔度校准模型对于压痕硬度与模量的影响第44-45页
        4.4.2 面积函数校准模型对于压痕硬度和模量的影响第45-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蓝宝石标物的定值与定值不确定度评定第50-63页
    5.1 纳米压痕仪器校准标物的选择第50-52页
        5.1.1 标物选择的基本要求第50页
        5.1.2 纳米压痕仪标准物质的确定第50-52页
    5.2 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第52-56页
    5.3 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第56-58页
    5.4 重复性实验引入的不确定度第58-59页
    5.5 合成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第59-60页
        5.5.1 合成不确定度第59-60页
        5.5.2 扩展不确定度第60页
    5.6 蓝宝石标准物质的定值第60-61页
    5.7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附录A 蓝宝石标物定值实验中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第71-76页
    1. 加载载荷引入的不确定度第71-72页
    2. 针尖面积函数引入的不确定度第72-75页
    3 接触刚度引入的不确定度第75页
    4 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评定汇总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等离子氮化—多弧镀TiN/TiCN多层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镍钴基硒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超电容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