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9页 |
1.3.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30页 |
2.1 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 | 第20页 |
2.1.2 信用风险 | 第20-21页 |
2.2 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现状概述 | 第21-24页 |
2.2.1 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2.2.2 商业银行房地开发贷款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2.3 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概述 | 第24-30页 |
2.3.1 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来源 | 第24-27页 |
2.3.2 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特点 | 第27-28页 |
2.3.3 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传导机理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中国建设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分析 | 第30-50页 |
3.1 中国建设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概况 | 第30-32页 |
3.1.1 风险管理概况 | 第30页 |
3.1.2 房地产开发贷款概况 | 第30-31页 |
3.1.3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 第31-32页 |
3.2 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度量 | 第32-35页 |
3.2.1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概述 | 第32-34页 |
3.2.2 CPV模型的基本原理及优势 | 第34-35页 |
3.3 建行房地产开发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 | 第35-47页 |
3.3.1 实证研究思路 | 第35-36页 |
3.3.2 变量的选取及解释 | 第36-41页 |
3.3.3 变量筛选 | 第41-45页 |
3.3.4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第45-46页 |
3.3.5 模型预测 | 第46-47页 |
3.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第四章 中国建设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 | 第50-54页 |
4.1 强化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第50-51页 |
4.1.1 加强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贷前审查 | 第50-51页 |
4.1.2 规范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贷后管理 | 第51页 |
4.1.3 加强内部控制,严格进行压力测试 | 第51页 |
4.2 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 第51-52页 |
4.3 开展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分散转移房地产信贷风险 | 第52-54页 |
总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