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序言 | 第8-12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一)实践经历及反思 | 第8页 |
(二)阅读启发及师者启迪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重建语文课程文化的现实需要 | 第9页 |
(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9-10页 |
(三)教研组“重术轻道”转变的必由之路 | 第10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二)调查访谈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一)教研组的性质 | 第13-14页 |
(二)教研组建设的作用 | 第14页 |
(三)教研组建设的方法 | 第14-15页 |
(四)教研组文化建设 | 第15页 |
(五)校本研修 | 第15-16页 |
三 研究述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语文教研组与教研组文化的界定 | 第18-22页 |
一 语文教研组 | 第18-19页 |
(一)语文教研组的概念 | 第18页 |
(二)语文教研组的地位 | 第18-19页 |
(三)语文教研组的历史沿革 | 第19页 |
(四)语文教研组的主要功能 | 第19页 |
二 教研组文化 | 第19-22页 |
(一)教研组文化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语文教研组文化的内涵 | 第20页 |
(三)语文教研组文化的核心:教师文化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当前语文教研组建设现状 | 第22-34页 |
一 语文教研组的物质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 第22-23页 |
二 语文教研组的运行机制缺乏创生的动力 | 第23-26页 |
(一)语文教研组的机构设置层级化 | 第23-24页 |
(二)语文教研组的管理制度形式化 | 第24-26页 |
三 语文教研组的活动形式较为刻板单一 | 第26-30页 |
(一)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 第26-27页 |
(二)以集体备课、统一步调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 第27页 |
(三)以布置、传达与检查任务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 第27-28页 |
(四)以发展特色校本研修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 第28-30页 |
四 对语文教研组建设现状的思考 | 第30-34页 |
(一)物质空间与物质文化 | 第30页 |
(二)运行机制与制度文化 | 第30-31页 |
(三)活动形式与行为文化 | 第31-32页 |
(四)自我修养与精神文化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语文教研组文化建构的对策 | 第34-44页 |
一 语文教研组文化建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下移” | 第34-35页 |
二 语文教研组文化建构:组织整体功能的“全面优化” | 第35-38页 |
(一)组织职能优化 | 第35-36页 |
(二)管理制度优化 | 第36-37页 |
(三)思维方式优化 | 第37页 |
(四)行为方式优化 | 第37-38页 |
三 语文教研组文化建构:教师文化发展的“路径转向” | 第38-44页 |
(一)教师个体文化的发展:从“自在”走向“自觉” | 第38-40页 |
(二)教师群体文化的创生:从“分离”走向“聚合” | 第40-41页 |
(三)学校管理文化的变革:从“管束”走向“引导”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附录 1 | 第50-52页 |
附录 2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附件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