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民国时代政治论文--阶级结构、社会结构论文--民族问题论文

认同与冲突:民国时期云南彝汉关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9-17页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第9-12页
    二、基本概念第12-14页
    三、主要内容和观点第14-17页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的“倮儸”第17-30页
    第一节 “倮儸”概况第17-22页
        一、称谓第17-20页
        二、人口与分布第20-22页
    第二节 “倮儸”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第22-30页
        一、西方传教士眼中的云南“倮儸”第22-25页
        二、国内学者笔下的云南“倮儸”第25-30页
第二章 夷汉分界第30-42页
    第一节 夷区与汉区:生存空间的分界第30-35页
        一、民国时间云南的夷区与汉区第30-32页
        二、改土归流与夷汉生态界线的变迁第32-35页
    第二节 汉官与夷民:权力空间的分界第35-38页
    第三节 华夏与“倮儸”:文化空间的分界第38-42页
第三章 政府治理与彝汉关系第42-62页
    第一节 彝族统治集团的形成及政治取向第42-46页
    第二节 龙云的民族思想和民族认同第46-51页
        一、龙云对彝族的认同第46-47页
        二、龙云对汉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第47-50页
        三、对龙云民族认同的理解第50-51页
    第三节 龙云政府的民族治理第51-62页
        一、沿袭土司制度第52-54页
        二、抚绥少数民族上层第54-56页
        三、开发云南边地第56-60页
        四、推行边疆教育第60-62页
第四章 民族国家视角下云南“倮儸”的认同整合第62-74页
    第一节 国家语境中“倮儸”的身份与认同第62-66页
        一、民国政府民族思想的演变第62-64页
        二、“倮儸”的身份与认同第64-66页
    第二节 “治夷”、“化夷”与民族的回应第66-74页
        一、改土归流第66-68页
        二、治理“夷患”第68-69页
        三、施教与同化第69-74页
第五章 认同与冲突:“夷患”问题再分析第74-84页
    第一节 民族竞争中的“家支”、“诺苏”与“猓猓”第75-78页
    第二节 政府视角下的“夷患”问题第78-82页
    第三节 “朔”的出现及影响第82-84页
结语第84-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后记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维映射中的超收敛分岔与普适性研究
下一篇:南诏大理国政治与政治制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