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免疫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4-16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3.2 论文内容 | 第14-15页 |
1.3.3 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免疫入侵检测 | 第16-27页 |
2.1 人工免疫 | 第16-18页 |
2.1.1 人工免疫系统机理 | 第16-17页 |
2.1.2 免疫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的相似性 | 第17-18页 |
2.2 免疫入侵检测模型及性能 | 第18-21页 |
2.2.1 形态空间 | 第18-19页 |
2.2.2 自体与非自体 | 第19-21页 |
2.2.3 免疫入侵检测性能 | 第21页 |
2.3 邻域形态空间 | 第21-25页 |
2.3.1 邻域形态空间定义 | 第21-23页 |
2.3.2 自体与检测器表示方式 | 第23-24页 |
2.3.3 匹配规则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基于模糊聚类的邻域否定选择算法 | 第27-33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邻域空间下的否定选择算法 | 第27-28页 |
3.3 基于模糊聚类的邻域否定选择算法 | 第28-31页 |
3.3.1 模糊聚类定义 | 第28-29页 |
3.3.2 基于模糊聚类的邻域否定选择算法算法伪代码 | 第29页 |
3.3.4 连续属性分割函数 | 第29-31页 |
3.4 算法分析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邻域空间克隆选择算法 | 第33-40页 |
4.1 克隆选择算法概述 | 第33-35页 |
4.1.1 算法的发展 | 第33页 |
4.1.2 克隆选择算法模型 | 第33-34页 |
4.1.3 克隆选择算法优点 | 第34-35页 |
4.2 邻域空间克隆选择算法 | 第35-36页 |
4.3 邻域空间克隆选择算法设计 | 第36-38页 |
4.3.1 克隆算子 | 第36-37页 |
4.3.2 高频变异算子 | 第37-38页 |
4.3.3 重组算子 | 第38页 |
4.4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5.1 基于模糊聚类的邻域否定选择算法实验 | 第40-42页 |
5.1.1 邻域划分函数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5.1.2 实验分析 | 第41页 |
5.1.3 阈值分析 | 第41-42页 |
5.2 邻域空间克隆选择算法实验 | 第42-4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