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尔泰南缘乌吐布拉克铁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 ·铁资源现状 | 第12页 |
| ·沉积变质型铁矿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火山岩型铁矿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矽卡岩型铁矿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矿床研究新方向 | 第18-20页 |
| ·选题意义及依据 | 第20-22页 |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5-34页 |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26页 |
|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 | 第26-27页 |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27-33页 |
| ·区域地层 | 第27-30页 |
| ·构造 | 第30页 |
| ·岩浆岩 | 第30-33页 |
| ·区域矿产 | 第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矿区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第34-50页 |
| ·侵入岩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第34-35页 |
| ·侵入岩形成时代 | 第35-41页 |
| ·样品及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 ·测试结果 | 第36-39页 |
| ·地质意义 | 第39-41页 |
| ·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1-49页 |
|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第41页 |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41-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50-71页 |
| ·矿区地质特征 | 第50-51页 |
| ·矿区地层 | 第51页 |
| ·矿区构造 | 第51页 |
| ·侵入岩 | 第51页 |
| ·矽卡岩 | 第51-61页 |
| ·矽卡岩矿物组合及分带 | 第51-52页 |
| ·矽卡岩矿物成分 | 第52-60页 |
| ·矽卡岩成因及类型 | 第60-61页 |
| ·矿体地质特征 | 第61-69页 |
| ·矿体形态及产状 | 第61-62页 |
| ·矿石类型 | 第62-63页 |
| ·矿石结构构造 | 第63-64页 |
| ·磁铁矿特征 | 第64-66页 |
| ·磁铁矿类型及成因 | 第66-68页 |
| ·矿物组成 | 第68页 |
| ·围岩蚀变 | 第68页 |
| ·成矿期次划分 | 第68-69页 |
| ·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71-95页 |
|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71-76页 |
| ·样品及分析方法 | 第71页 |
| ·包裹体类型及特征 | 第71-72页 |
| ·显微测温结果 | 第72-73页 |
| ·成矿流体性质 | 第73-76页 |
|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76-82页 |
| ·碳、氢、氧同位素组成 | 第76-80页 |
| ·硫同位素组成 | 第80-82页 |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82-94页 |
| ·样品及分析方法 | 第82-83页 |
| ·分析结果 | 第83-90页 |
| ·围岩及矽卡岩成因 | 第90-92页 |
| ·成矿环境及流体来源指示 | 第92页 |
| ·成矿物质来源指示 | 第92-94页 |
| ·小结 | 第94-95页 |
| 第六章 成矿机制探讨 | 第95-112页 |
| ·矿床成因类比 | 第95-101页 |
| ·硅铁质建造型铁矿(BIF) | 第95-96页 |
| ·火山岩型铁矿(VHMS) | 第96-97页 |
| ·矽卡岩型铁矿(SKARN) | 第97-101页 |
| ·成矿时代 | 第101-104页 |
| ·样品及分析方法 | 第101-103页 |
| ·测试结果 | 第103页 |
| ·地质意义 | 第103-104页 |
| ·成矿作用 | 第104-107页 |
| ·成矿流体 | 第104-105页 |
| ·成矿物质 | 第105-106页 |
| ·铁元素迁移形式及沉淀富集条件 | 第106页 |
| ·矽卡岩形成机制 | 第106-107页 |
| ·矿床成矿模式 | 第107-109页 |
| ·找矿模型 | 第109-111页 |
| ·小结 | 第111-112页 |
| 结论 | 第112-114页 |
| 致谢 | 第114-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33页 |
| 图版及说明 | 第133-145页 |
| 个人简历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