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水质基准的研究进展 | 第8-16页 |
1.2.1 水质基准及水生生物基准的概念 | 第8-11页 |
1.2.2 水质基准的发展史 | 第11-13页 |
1.2.3 建立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常用方法 | 第13-16页 |
1.3 辽河流域的现状 | 第16-18页 |
1.3.1 辽河流域概况 | 第16-17页 |
1.3.2 辽河流域污染现状 | 第17页 |
1.3.3 辽河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氨氮的毒性试验 | 第20-31页 |
2.1 氨氮的环境污染及生态毒性 | 第20-21页 |
2.1.1 氨氮的基本性质及来源 | 第20页 |
2.1.2 氨氮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机理 | 第20页 |
2.1.3 氨氮基准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2.2 受试生物的选取 | 第21-22页 |
2.2.1 受试生物的选择 | 第21页 |
2.2.2 受试生物的获取与培养 | 第21-22页 |
2.3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2-25页 |
2.3.1 氨氮对摇蚊幼虫的急性毒理实验 | 第22-23页 |
2.3.2 氨氮对摇蚊的慢性毒理实验 | 第23-25页 |
2.3.3 氨氮对麦穗鱼及蛇鮈的急性毒理实验 | 第25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2.4.1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2.4.2 氨氮对一龄摇蚊及鱼类急性结果与讨论 | 第25-27页 |
2.4.3 氨氮对摇蚊慢性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31-38页 |
3.1 推导物种的筛选 | 第31页 |
3.2 急性数据的筛选原则 | 第31-32页 |
3.3 慢性数据的筛选原则 | 第32-33页 |
3.4 毒性数据总汇 | 第33-38页 |
3.4.1 急性数据 | 第33-36页 |
3.4.2 慢性数据 | 第36-38页 |
4 基于辽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基准的推导 | 第38-46页 |
4.1 基于辽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基准最大浓度CMC的推导 | 第38-41页 |
4.1.1 最终急性值 | 第38-39页 |
4.1.2 基准最大浓度CMC | 第39-41页 |
4.2 基于辽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基准连续浓度CCC的推导 | 第41-44页 |
4.2.1 最终慢性-急性比率FACR及最终慢性值FCV | 第41-42页 |
4.2.2 基准连续浓度CCC | 第42-44页 |
4.3 辽河氨氮水生生物基准总结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A 英文缩写中文对照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