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40页 |
第一章 内生真菌抗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第13-29页 |
·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内生真菌抗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第14-26页 |
·筛选内生真菌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的方法 | 第26-27页 |
·宿主植物的选择 | 第26-27页 |
·内生真菌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路线 | 第27页 |
·内生真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7-29页 |
·内生真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内生真菌研究展望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疯草及疯草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 第29-40页 |
·疯草的定义和种类分布 | 第29-30页 |
·疯草的定义 | 第29-30页 |
·疯草的种类和分布 | 第30页 |
·疯草毒性成分的研究 | 第30-33页 |
·疯草毒性成分的确定 | 第30-32页 |
·苦马豆素的理化性质 | 第32页 |
·苦马豆素的生物活性 | 第32页 |
·苦马豆素的来源 | 第32-33页 |
·疯草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 第33-37页 |
·疯草内生真菌的种群分布特点 | 第33-35页 |
·疯草内生真菌的植株分布特点 | 第35页 |
·疯草内生真菌的传播方式 | 第35页 |
·疯草与疯草内生真菌的相互作用 | 第35-37页 |
·疯草毒素与疯草内生真菌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试验部分 | 第40-64页 |
第三章 疯草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40-52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试剂 | 第40-42页 |
·试验材料 | 第40-42页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 第42-43页 |
·内生真菌种属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 第43页 |
·试验结果 | 第43-49页 |
·内生真菌在不同疯草组织的分布 | 第43-44页 |
·内生真菌的种属鉴定 | 第44-48页 |
·内生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内生真菌的种属鉴定技术 | 第49页 |
·疯草内生真菌的种属类群分布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疯草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 第52-57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试剂 | 第52-53页 |
·试验材料 | 第52页 |
·抑菌试验选用的菌株 | 第52页 |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 | 第52页 |
·主要仪器 | 第52-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页 |
·内生真菌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制备 | 第53页 |
·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活性检测 | 第53页 |
·试验结果 | 第53-56页 |
·讨论 | 第56页 |
·病原细菌的选用 | 第56页 |
·产活性化合物的菌株种属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疯草内生真菌 XJ-JJ-2 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 第57-64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试剂 | 第57页 |
·试验材料 | 第57页 |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 | 第57页 |
·主要仪器 | 第57页 |
·试验方法 | 第57-59页 |
·XJ-JJ-2 次生代谢产物的制备 | 第57-58页 |
·XJ-JJ-2 乙酸乙酯次生代谢产物 GC-MS 分析 | 第58页 |
·XJ-JJ-2 乙酸乙酯段次生代谢产物分离与纯化 | 第58-59页 |
·试验结果 | 第59-62页 |
·XJ-JJ-2 代谢产物 GC-MS 分析结果 | 第59-62页 |
·XJ-JJ-2 代谢产物分离与纯化结果 | 第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化合物 | 第62-63页 |
·研究难点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