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轧制论文--轧钢机械设备论文--轧制辅助设备论文

辊式矫直机微张力矫直技术研究及其仿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矫直机简介第11-12页
        分类、特点第11-12页
    1.3 板型缺陷第12-14页
        1.3.1 常见的板材缺陷第13页
        1.3.2 矫后平直度分析第13-14页
    1.4 薄板加工矫直现状、发展第14-15页
        1.4.1 国外矫直技术现状第14页
        1.4.2 我国矫直技术发展情况第14-15页
        1.4.3 薄板矫直现状第15页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5-17页
        研究目的第15-17页
第2章 板材微张力弹塑性变形机理分析第17-30页
    2.1 弹塑性弯曲时的材料分类第17页
    2.2 弹塑性弯曲的变形过程第17-18页
    2.3 辊式矫直机矫直过程分析第18-24页
        2.3.1 矫直过程分析第19-21页
        2.3.2 理想矩形断面金属材料的弯矩第21-23页
        2.3.3 非理想矩形断面金属材料的弯矩第23-24页
    2.4 拉伸弯曲矫直过程分析第24-29页
        2.4.1 材料拉伸弯曲中的应变第26-27页
        2.4.2 材料拉伸弯曲中的应力第27-28页
        2.4.3 塑性延伸边界条件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微张力矫直机主要参数确定第30-48页
    3.1 微张力矫直机的特点第30页
    3.2 微张力矫直机的矫直原理第30-31页
    3.3 微张力辊式矫直机基本结构参数的确定第31-33页
        矫直方案的确定第31-33页
    3.4 辊式矫直机的主要设计参数第33-35页
        3.4.1 辊径和辊距的确定第33-35页
        3.4.2 辊数、辊身长度的确定第35页
    3.5 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5-46页
        3.5.1 压弯量与扰度的关系第36页
        3.5.2 压弯量表示方法第36-37页
        3.5.3 纯弯曲和拉伸弯曲力矩的计算第37-38页
        3.5.4 矫直力的确定第38-41页
        3.5.5 张力与延伸率的计算第41-45页
        3.5.6 主传动电机功率的确定第45页
        3.5.7 最大滑动摩擦力的计算第45-46页
    3.6 本文所取矫直机参数第46-47页
    3.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板材辊式矫直过程的有限元模型第48-57页
    4.1 有限单元法简介第48-49页
        4.1.1 板材有限元分析第48页
        4.1.2 非线性问题第48-49页
    4.2 本文分析过程第49-56页
        4.2.1 本文有限元大致步骤第49页
        4.2.2 单元的选择第49-50页
        4.2.3 材料参数的设定第50-51页
        4.2.4 模型的简化第51页
        4.2.5 网格划分第51-53页
        4.2.6 创建PART第53-54页
        4.2.7 接触的处理第54-55页
        4.2.8 载荷及初始条件的处理第55页
        4.2.9 求解及其过程控制第55-56页
        4.2.10 后处理第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微张力矫直有限元分析结果第57-64页
    5.1 沙漏能分析第57页
    5.2 矫直力分析第57-58页
    5.3 钢板矫后沿长度方向的各向残余应力第58-60页
    5.4 钢板在矫直过程中和矫后的最大与最小各向应力值第60-61页
    5.5 矫直过程中钢板的应力特征第61-63页
        5.5.1 特定路径残余应力分布第62-63页
        5.5.2 矫后平直度分析第63页
    5.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驱动带式输送机非稳态过程波动分析方法
下一篇:火盖锻压生产线设计与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