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软件的层次化设计及应用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9-12页 |
1.2.1 工控软件的主要作用 | 第9页 |
1.2.2 中小企业工控软件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4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章节设计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13-21页 |
2.1 软件体系结构 | 第13-17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1.2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 第14-15页 |
2.1.3 三层架构模式 | 第15页 |
2.1.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2 计算机网络模型 | 第17-21页 |
2.2.1 OSI 参考模型 | 第17-18页 |
2.2.2 TCP/IP 参考模型 | 第18-19页 |
2.2.3 计算机网络模型对软件设计的参考意义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工控软件系统的层次化模型 | 第21-27页 |
3.1 工控软件系统的主要特性 | 第21-22页 |
3.2 层次化模型的构建思想 | 第22-23页 |
3.3 工控软件系统的层次化模型 | 第23-27页 |
第四章 层次化模型的详细设计 | 第27-34页 |
4.1 物理层 | 第27-28页 |
4.1.1 串行通讯接口 | 第27-28页 |
4.1.2 网络通讯接口 | 第28页 |
4.2 通讯层 | 第28-29页 |
4.3 协议层 | 第29-33页 |
4.4 事务层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层次化模型的设计实例 | 第34-49页 |
5.1 软件需求 | 第34-36页 |
5.1.1 与机械专业的接口 | 第34-35页 |
5.1.2 与电子专业的接口 | 第35-36页 |
5.2 面向对象的层次化实现 | 第36-49页 |
5.2.1 通讯层 | 第36-39页 |
5.2.2 协议层 | 第39-44页 |
5.2.3 事务层 | 第44-46页 |
5.2.4 应用层 | 第46-4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9-52页 |
6.1 层次化模型在软件工程中的作用 | 第49-50页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一 | 第54-56页 |
附录二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