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可持续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2.1 学者对养老保险制度选择的研究第11-12页
        1.2.2 学者关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状况的研究第12-14页
        1.2.3 对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敏感性分析第14-16页
        1.2.4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的研究第16-18页
    1.3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4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第19-23页
        1.4.1 研究思路第19-21页
        1.4.2 研究框架第21-22页
        1.4.3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5 创新点第23-24页
    1.6 文章的不足之处第24-25页
第二章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第25-29页
    2.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第25-26页
        2.1.1 “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阶段第25-26页
        2.1.2 “部分积累制”的养老保险制度阶段第26页
    2.2 国发[1997]26 号文件与国发[2005]38 号文件的对比第26-29页
第三章 统筹账户精算模型的构建第29-35页
    3.1 养老保险金统筹账户支出模型第30-33页
        3.1.1 “老人”养老保险金支出模型第30页
        3.1.2 “老退休中人”的养老保险金支出模型第30-32页
        3.1.3 “新退休中人”和“在职中人”的养老金支出模型第32页
        3.1.4 “新人”养老保险金支出模型第32-33页
    3.2 养老保险金统筹账户收入模型第33-34页
    3.3 养老保险金统筹账户收支差额模型第34-35页
第四章 统筹账户收支状况以及隐性债务规模分析第35-44页
    4.1 参数设定第35-36页
    4.2 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养老金规模精算第36-38页
    4.3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分析第38-44页
        4.3.1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定义第39-40页
        4.3.2 我国 IPD 成因第40-41页
        4.3.3 IPD 规模的测算第41-44页
第五章 影响统筹账户收支规模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第44-57页
    5.1 名义工资增长率的敏感性分析第46-48页
        5.1.1 名义工资增长率 g 的变动对养老金缺口的影响第46-47页
        5.1.2 替代率对名义工资增长率 g 的敏感性分析第47-48页
    5.2 替代率对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敏感性分析第48-51页
        5.2.1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的变动对养老金缺口的影响第49-50页
        5.2.2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敏感性分析第50-51页
    5.3 养老金调整率的敏感性分析第51-53页
        5.3.1 养老金调整率 k 的变动对养老金缺口的影响第51-52页
        5.3.2 替代率对养老金调整率 k 的敏感性分析第52-53页
    5.4 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效果分析第53-57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7-62页
    6.1 主要结论第57-58页
    6.2 政策建议第58-62页
        6.2.1 关于隐性债务的弥补方式第58-59页
        6.2.2 关于参数调整的讨论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5-66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造业增加值率研究
下一篇:动态贝叶斯网络下的高频期货数据分析--基于技术分析和Logit/Probit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