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油气储运机械设备论文--油气管道论文

基于屏障的在役海底管道量化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4-23页
        1.2.1 国外管道风险评价与安全监管现状第14-17页
        1.2.2 国内管道风险评价与安全监管现状第17-19页
        1.2.3 管道的完整性管理研究概述第19-21页
        1.2.4 文献分析和存在问题第21-23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4-27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1.4.2 技术路线第25-27页
2 海底管道事故致因及机理分析第27-52页
    2.1 管道事故定义和时间关系曲线第27-28页
        2.1.1 管道事故定义第27页
        2.1.2 管道事故与运行时间关系第27-28页
    2.2 海底管道致因事故机理分析第28-38页
        2.2.1 故障树分析方法第28-29页
        2.2.2 海底管道失效的故障树第29-34页
        2.2.3 基于故障树的失效分析第34-38页
    2.3 海底管道事故统计和分析第38-48页
        2.3.1 世界管道事故数据库第38-39页
        2.3.2 国外海底管道事故统计第39-44页
        2.3.3 我国海底管道事故统计第44-48页
    2.4 海底管道的风险体系及权重第48-50页
        2.4.1 海底管道的风险体系构成第48-50页
        2.4.2 海底管道风险因素权重值第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3 管道风险评价方法和可接受标准第52-74页
    3.1 管道风险定义和计算第52-57页
        3.1.1 管道风险定义和管段划分第52-53页
        3.1.2 管道相对风险计算第53-54页
        3.1.3 管道个人风险计算第54-56页
        3.1.4 管道社会风险计算第56-57页
    3.2 管道风险评价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第57-67页
        3.2.1 管道风险评价和流程第57-59页
        3.2.2 管道风险方法分析第59-66页
        3.2.3 管道评价方法选择原则第66-67页
    3.3 管道风险可接受准则第67-73页
        3.3.1 管道风险标准的 ALARP 原则第67-68页
        3.3.2 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第68-70页
        3.3.3 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第70-71页
        3.3.4 生产效用函数界定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第71-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4 基于屏障的管道失效频率计算模型第74-97页
    4.1 基于屏障的海底管道失效模型第74-76页
    4.2 海底管道失效(泄漏)频率计算模型第76-79页
        4.2.1 海底管道失效基础频率第76-78页
        4.2.2 不同泄漏孔径的比重第78页
        4.2.3 海底管道失效频率计算第78-79页
    4.3 各种失效原因频率计算模型第79-93页
        4.3.1 腐蚀失效频率计算模型第79-83页
        4.3.2 第三方破坏失效频率计算模型第83-86页
        4.3.3 设计制造和安装失效频率计算模型第86-88页
        4.3.4 运行和操作计算模型第88-89页
        4.3.5 自然灾害计算模型第89-91页
        4.3.6 结构和强度频率计算模型第91-93页
    4.4 海底管道泄漏频率收集第93-95页
    4.5 本章小结第95-97页
5 管道失效后果分析和多维度评价模型第97-112页
    5.1 管道失效后果分析第97-103页
        5.1.1 管道失效事件树分析第97-99页
        5.1.2 油气泄漏介质和泄漏量计算模型第99-101页
        5.1.3 油气泄漏介质扩散的影响第101-103页
    5.2 海底管道失效多维度后果第103-104页
    5.3 海底管道后果评价模型第104-110页
        5.3.1 人员伤亡后果指数评价模型第105-107页
        5.3.2 环境污染后果指数评价模型第107-108页
        5.3.3 其他四种后果维度评价模型第108-110页
    5.4 海底管道后果数据收集模板第110-111页
    5.5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6 海底管道量化风险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第112-136页
    6.1 海底管道量化风险评价模型第112-122页
        6.1.1 量化风险评价工作流程第112-115页
        6.1.2 量化风险评价数据收集第115-116页
        6.1.3 确定基础失效频率第116-117页
        6.1.4 海底管道风险计算和风险可接受标准第117-122页
    6.2 风险评价模型实证过程第122-129页
        6.2.1 不同孔径下失效频率的计算第122-124页
        6.2.2 不同维度失效后果的计算第124-125页
        6.2.3 管道量化风险值计算第125-129页
    6.3 风险评价模型输出结果第129-134页
    6.4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7 结论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4页
附录A第144-145页
附录B第145-147页
附录C第147-148页
附录D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下一篇:西天山巴音布鲁克一带志留系形成环境和铜矿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