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2 研究内容和篇章结构 | 第19-20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 | 第20-2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24-2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8-29页 |
第2章 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意义 | 第29-46页 |
2.1 清洁能源的定义 | 第29-33页 |
2.1.1 清洁能源的定义 | 第29-30页 |
2.1.2 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 | 第30页 |
2.1.3 清洁能源与新能源的关系 | 第30页 |
2.1.4 清洁能源的优劣势比较 | 第30-33页 |
2.2 世界和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第33-42页 |
2.2.1 世界清洁能源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33-38页 |
2.2.2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38-42页 |
2.3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42-43页 |
2.3.1 清洁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42-43页 |
2.3.2 清洁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43页 |
2.4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战略意义 | 第43-45页 |
2.4.1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 第43-44页 |
2.4.2 改善能源结构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 | 第44页 |
2.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 第44页 |
2.4.4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 第44-45页 |
2.4.5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 第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我国清洁能源需求预测 | 第46-73页 |
3.1 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58页 |
3.1.1 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第46-55页 |
3.1.1.1 经济发展因素 | 第46-50页 |
3.1.1.2 技术进步因素 | 第50页 |
3.1.1.3 能源价格因素 | 第50页 |
3.1.1.4 产业结构变化因素 | 第50-53页 |
3.1.1.5 城市化率与人口因素 | 第53-55页 |
3.1.1.6 环境与政策因素 | 第55页 |
3.1.2 能源需求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第55-58页 |
3.2 我国能源需求预测 | 第58-71页 |
3.2.1 能源需求的单项预测 | 第58-67页 |
3.2.1.1 回归模型 | 第58-62页 |
3.2.1.2 灰色预测模型 | 第62-67页 |
3.2.2 基于组合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 | 第67-71页 |
3.2.2.1 组合预测简介 | 第67-68页 |
3.2.2.2 组合预测分析 | 第68-71页 |
3.3 我国清洁能源需求预测 | 第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4章 我国清洁能源财税政策绩效评价 | 第73-102页 |
4.1 财税政策对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必要性 | 第73-76页 |
4.2 我国清洁能源财税政策演变 | 第76-93页 |
4.2.1 我国水电的政策演变 | 第76-78页 |
4.2.2 我国风电的政策演变 | 第78-84页 |
4.2.3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政策演变 | 第84-89页 |
4.2.4 我国核能的政策演变 | 第89-93页 |
4.3 我国清洁能源财税政策绩效评价 | 第93-98页 |
4.3.1 清洁能源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 第93-94页 |
4.3.2 清洁能源财税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94-95页 |
4.3.3 清洁能源政策绩效评价 | 第95-97页 |
4.3.4 评价结论 | 第97-98页 |
4.4 我国现行清洁能源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98-100页 |
4.4.1 财政政策体系缺乏系统性 | 第98页 |
4.4.2 财政投入不到位 | 第98-99页 |
4.4.3 财政政策支持领域和阶段界定不清,重点不突出 | 第99页 |
4.4.4 财政鼓励措施单一,市场开拓力度较小 | 第99页 |
4.4.5 财政政策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措施不足 | 第99-100页 |
4.5 我国现行清洁能源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100-101页 |
4.5.1 增值税方面 | 第100页 |
4.5.2 关税方面 | 第100页 |
4.5.3 企业所得税方面 | 第100-101页 |
4.5.4 其他地方税种方面 | 第10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5章 清洁能源发展财税政策比较与借鉴 | 第102-124页 |
5.1 美国发展清洁能源的财税政策 | 第102-108页 |
5.1.1 美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概况 | 第102-106页 |
5.1.2 美国发展清洁能源的财税政策 | 第106-108页 |
5.2 德国发展清洁能源的财税政策 | 第108-114页 |
5.2.1 德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概况 | 第108-112页 |
5.2.2 德国发展清洁能源的财税政策 | 第112-114页 |
5.3 日本发展清洁能源的财税政策 | 第114-119页 |
5.3.1 日本清洁能源发展概况 | 第114-117页 |
5.3.2 日本发展清洁能源的财税政策 | 第117-119页 |
5.4 共性与启示 | 第119-123页 |
5.4.1 明确发展目标,合理制定发展规划 | 第119-120页 |
5.4.2 加强立法,完善配套措施 | 第120页 |
5.4.3 重视能源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 | 第120-121页 |
5.4.4 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 第121-122页 |
5.4.5 有效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 第122-123页 |
5.4.6 加强国际合作 | 第12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6章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 第124-138页 |
6.1 促进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财税政策优化的整体思路 | 第124-126页 |
6.1.1 指导思想 | 第124-125页 |
6.1.2 政策重点 | 第125-126页 |
6.2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126-129页 |
6.2.1 完善财政补贴制度 | 第126-128页 |
6.2.1.1 投资补贴 | 第126-127页 |
6.2.1.2 电价补贴 | 第127页 |
6.2.1.3 消费补贴 | 第127-128页 |
6.2.2 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 第128-129页 |
6.2.3 丰富财政支持手段 | 第129页 |
6.3 税收政策建议 | 第129-134页 |
6.3.1 完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 第129-133页 |
6.3.1.1 增值税的完善 | 第129-130页 |
6.3.1.2 关税的完善 | 第130-131页 |
6.3.1.3 所得税的完善 | 第131-132页 |
6.3.1.5 其他税种的完善 | 第132-133页 |
6.3.2 开征环境税、碳税 | 第133-134页 |
6.4 其他建议 | 第134-136页 |
6.4.1 金融政策 | 第134-135页 |
6.4.2 国际合作政策 | 第135-136页 |
6.4.3 市场保障政策 | 第136页 |
6.4.4 人才政策 | 第13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36-13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8-14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38-140页 |
7.2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0页 |
附录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