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短距和垂直升降航空器论文

一种实用稳定域估算方法及其在直升机着舰过程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动力相关理论的研究第12-13页
        1.2.2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第13-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直升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17-28页
    2.1 直升机着舰过程的特点及本文研究的基本假设第17-18页
        2.1.1 直升机着舰过程的特点第17-18页
        2.1.2 本文研究的基本假设第18页
    2.2 旋翼气动力的计算第18-21页
        2.2.1 叶素理论的基本概念第18-19页
        2.2.2 旋翼气动力的计算第19-21页
    2.3 机体和起落架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21-26页
        2.3.1 缓冲器的力学特性第21-22页
        2.3.2 全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2-26页
        2.3.3 甲板的运动方程第26页
    2.4 结论第26-28页
第三章 一种特殊工况下实用稳定域的计算第28-41页
    3.1 利用传统工程方法求解思路第28-29页
    3.2 求解此问题的新思路第29-33页
        3.2.1 微分动力学系统和离散动力学系统第29-30页
        3.2.2 庞加莱映射和胞映射第30-33页
    3.3 计算特殊工况下微分方程实用稳定域第33-39页
    3.4 结论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一般工况下实用稳定域的估算方法第41-74页
    4.1 用传统工程方法求解第42-44页
    4.2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解耦方法的发展第44-45页
    4.3 一种基于相空间结构的解耦方法第45-73页
        4.3.1 代数结构和拓扑结构的基本概念第45-47页
        4.3.2 相轨迹的代数结构第47-50页
        4.3.3 起始集的定义及其拓扑结构第50-52页
        4.3.4 同构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取法第52-54页
        4.3.5 拟合非线性映射的方法第54-55页
        4.3.6 起始集的选取方法第55-57页
        4.3.7 小扰动非自治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处理方法第57页
        4.3.8 求解直升机动力学系统的实用稳定域第57-73页
    4.4 结论第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起落架性能的评估标准第74-79页
    5.1 测度的定义第74页
    5.2 勒贝格积分第74-76页
    5.3 直升机各着舰初始状态出现的概率第76-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6.1 总结第79页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致谢第84-8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下一篇: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