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政银保”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广东三水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0-11页
    1.4 论文结构第11-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0页
    2.1 农村金融创新第13-14页
    2.2 小额信贷理论第14-16页
    2.3 农村保险理论第16-17页
    2.4 小额信贷与农户收入之间的关系第17-19页
    2.5 文献评述第19-20页
3 广东省“政银保”合作贷款模式产生与发展现状第20-26页
    3.1“政银保”项目产生的背景第20-21页
        3.1.1 广东农村金融创新的实践不断发展第20页
        3.1.2 现代农业发展对金融需求的不断增加第20-21页
        3.1.3 解决农业“贷款难”、“融资难”的客观需要第21页
        3.1.4 农业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大力推动的结果第21页
        3.1.5 金融保险机构拓展农业农村市场的需要第21页
    3.2 广东“政银保”项目的主要模式第21-25页
        3.2.1 省级专项省级安排模式第22-23页
        3.2.2 省级专项地方安排模式第23页
        3.2.3 地方专项地方安排模式第23-24页
        3.2.4 财政与保险结合模式第24-25页
        3.2.5 省市专项与社会资金结合模式第25页
        3.2.6 中央专项地方实施模式第25页
    3.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4 佛山市三水区“政银保”模式的产生与运行第26-34页
    4.1 佛山市三水区“政银保”的产生与主要做法第26-28页
        4.1.1“政银保”模式产生的背景第26页
        4.1.2“政银保”模式的具体做法第26-28页
    4.2 佛山市三水区“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运行情况第28-31页
        4.2.1 三水地区“政银保”贷款发放情况第28-30页
        4.2.2 三水地区“政银保”贷款不良贷款情况第30-31页
    4.3 佛山市三水区“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取得的成效第31-33页
        4.3.1 有效缓解了农业贷款难的问题第31页
        4.3.2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第31-32页
        4.3.3 增加了农业经营收入第32页
        4.3.4 促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第32页
        4.3.5 带动了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农村金融创新第32-33页
    4.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5“政银保”模式对三水农户收入的影响第34-52页
    5.1 研究设计第34-37页
        5.1.1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第34-36页
        5.1.2 问卷设计及对象选择第36-37页
    5.2 预调研数据分析第37-39页
    5.3“政银保”贷款农户大样本量数据分析第39-50页
        5.3.1 样本地区农户贷款基本情况分析第39-46页
        5.3.2 实证分析第46-50页
    5.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6 优化“政银保”模式,提高农户收入:政策建议第52-57页
    6.1 佛山市三水区“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第52-54页
        6.1.1 贷款的额度和规模难以满足农业的生产需求第52页
        6.1.2 贷款程序不够简便,发放对象受到限制第52页
        6.1.3 农村信用环境与信用体系有待加强第52-53页
        6.1.4 农户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第53页
        6.1.5 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第53-54页
    6.2 佛山市三水区“政银保”模式的优化建议第54-57页
        6.2.1 缩短审批的时间,优化审批的流程第54页
        6.2.2 增加贷款的额度,提高贷款的覆盖率第54-55页
        6.2.3 加强农村信用体制建设,减少农户的不良贷款率第55页
        6.2.4 引导贷款向农业优质产业流入,同时保持各地区均衡发展第55页
        6.2.5 提高农户自身素质,加强“政银保”宣传力度第55-57页
7 结论与讨论第57-62页
    7.1 研究结论第57-58页
    7.2 研究讨论第58-61页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第67-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袭警行为刑事立法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