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FeS和Fe/FeS颗粒的制备、表征及用于水中Cr(Ⅵ)去除的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铬污染第10页
        1.1.2 硫化亚铁的环境修复作用第10-12页
    1.2 金属硫化物制备方法第12-17页
        1.2.1 硫化亚铁制备方法第13-15页
        1.2.2 其他硫化物制备方法第15-17页
    1.3 课题研究意义第17-18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22页
    2.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2.2 研究方法第19-22页
        2.2.1 实验方法第20页
        2.2.2 表征方法第20-21页
        2.2.3 测试方法第21-22页
3 FeS晶体的制备、表征及水中Cr(Ⅵ)去除性能研究第22-36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2-23页
    3.3 实验方法第23-26页
        3.3.1 水/乙二胺(EN)体积比对FeS的影响第23-24页
        3.3.2 反应温度对FeS的影响第24页
        3.3.3 反应时间对FeS的影响第24-25页
        3.3.4 Fe/S比对FeS的影响第25页
        3.3.5 水中Cr(Ⅵ)去除性能评价第25-2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26-34页
        3.4.1 水/乙二胺(EN)体积比对FeS的影响第26-27页
        3.4.2 反应温度对FeS的影响第27-28页
        3.4.3 反应时间对FeS材料的影响第28-29页
        3.4.4 Fe/S比对FeS的影响第29-32页
        3.4.5 水中Cr(Ⅵ)去除性能评价第32-34页
    3.5 小结第34-36页
4 Fe/FeS颗粒的制备、表征及水中Cr(Ⅵ)去除性能研究第36-52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6-37页
    4.3 实验方法第37-40页
        4.3.1 Na_2S2O_4加入量对Fe/FeS颗粒的影响第37-38页
        4.3.2 CMC浓度对Fe/FeS颗粒的影响第38-39页
        4.3.3 S源对Fe/FeS颗粒的影响第39页
        4.3.4 水中Cr(Ⅵ)去除性能评价第39-40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0-51页
        4.4.1 Na_2S2O_4加入量对Fe/FeS颗粒的影响第40页
        4.4.2 CMC浓度对Fe/FeS颗粒的影响第40-42页
        4.4.3 S源对Fe/FeS颗粒的影响第42-45页
        4.4.4 水中Cr(Ⅵ)去除性能评价第45-51页
    4.5 小结第51-52页
5 FeS与Fe/FeS颗粒修复Cr(Ⅵ)污染地下水的试验研究第52-64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2-53页
    5.3 实验方法第53-55页
        5.3.1 动力学研究第53页
        5.3.2 Cr(Ⅵ)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3页
        5.3.3 pH值的影响第53-54页
        5.3.4 温度的影响第54页
        5.3.5 溶解氧的影响第54-55页
        5.3.6 有机质的影响第55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55-63页
        5.4.1 动力学研究第55-57页
        5.4.2 Cr(Ⅵ)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7-59页
        5.4.3 pH值的影响第59-60页
        5.4.4 温度的影响第60-61页
        5.4.5 溶解氧的影响第61-62页
        5.4.6 有机质的影响第62-63页
    5.5 小结第63-64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页
    6.2 建议第64-66页
致谢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8页
附录第78页
    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页
    B.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的课题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禅宗美学在建筑意境塑造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老龄化背景下兰州市的滨水空间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