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导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5页 |
(一) 高等教育发展内在要求 | 第11页 |
(二) 社会发展进步需要 | 第11-12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 第12-13页 |
(四) 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 第13页 |
(五) 地方文化繁荣需要 | 第13-14页 |
(六) 高校自身发展需要 | 第14页 |
(七) 文化多元化需要 | 第14-15页 |
(八) 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 第15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7-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第19-25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一) 文化的内涵 | 第19页 |
(二) 校园文化的内涵 | 第19页 |
(三) 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 第19-20页 |
(四) 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 第20页 |
(五) 桂西北地区的内涵 | 第20-21页 |
(六) 桂西北高校的内涵 | 第21页 |
二、特色校园文化的特征 | 第21-25页 |
(一) 独特性 | 第21-22页 |
(二) 传承性 | 第22-23页 |
(三) 地域性 | 第23页 |
(四) 适应性 | 第23-24页 |
(五) 创新性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桂西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 第25-36页 |
一、桂西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 第25-32页 |
(一) 桂西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概况 | 第25-29页 |
(二) 桂西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果 | 第29-32页 |
二、桂西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一) 特色不明显 | 第32页 |
(二) 基础薄弱 | 第32-33页 |
(三) 缺乏有效机制 | 第33页 |
(四) 活动形式单一 | 第33-34页 |
三、桂西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一) 经济基础薄弱制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 第34页 |
(二) 信息滞后影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 第34-35页 |
(三) 机制不完善阻碍特色校园文化发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桂西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 第36-45页 |
一、明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 第36-37页 |
(一) 稳定性原则 | 第36页 |
(二) 服务性原则 | 第36-37页 |
(三) 创新性原则 | 第37页 |
二、增强文化渗透力,保障桂西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扎实推进 | 第37-39页 |
(一) 加强治校者对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视 | 第37页 |
(二) 注重特色校园文化与历史传统相融 | 第37-38页 |
(三) 推动特色校园文化贯穿教学 | 第38页 |
(四) 增强特色校园文化渲染力度 | 第38-39页 |
三、强化精神文化核心意识,确保桂西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永葆生机 | 第39-40页 |
(一) 深入挖掘特色校园文化精神内涵 | 第39-40页 |
(二) 充分发挥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潜能 | 第40页 |
(三) 努力开发形式独特的校园精神文化 | 第40页 |
四、完善校园文化机制,确保桂西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稳步推进 | 第40-42页 |
(一) 专业建设需彰显地方特色 | 第41页 |
(二) 加强特色校园文化理论研究 | 第41页 |
(三) 依据地方需求培养特色人才 | 第41-42页 |
(四) 加强制度监管力度 | 第42页 |
五、拓宽校园文化渠道,促进桂西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 第42-45页 |
(一) 丰富特色校园文化形式 | 第43页 |
(二) 树立特色校园文化品牌 | 第43-44页 |
(三) 拓展特色校园文化网络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