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12-23页 |
1.1 概述 | 第12-13页 |
1.2 十种珍贵树种的国内外病害报道情况介绍 | 第13-20页 |
1.2.1 格木 | 第13-14页 |
1.2.2 秋枫 | 第14页 |
1.2.3 降香黄檀 | 第14-15页 |
1.2.4 红锥 | 第15页 |
1.2.5 火力楠 | 第15-16页 |
1.2.6 罗汉松 | 第16-17页 |
1.2.7 闽楠 | 第17-18页 |
1.2.8 土沉香 | 第18页 |
1.2.9 竹柏 | 第18-19页 |
1.2.10 柚木 | 第19-20页 |
1.3 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和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1 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生物学特性研究介绍 | 第20-21页 |
1.3.2 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研究介绍 | 第21-22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2.1 材料 | 第23-25页 |
2.1.1 珍贵树种种类 | 第23页 |
2.1.2 病害样本的采集与病原菌的分离 | 第23页 |
2.1.3 致病性测定供试树种 | 第23页 |
2.1.4 主要使用仪器、试剂 | 第23-25页 |
2.2 方法 | 第25-32页 |
2.2.1 病害调查地点及对象 | 第25-26页 |
2.2.2 病害调查和样品采集的方法 | 第26页 |
2.2.3 病害分级标准 | 第26页 |
2.2.4 病原鉴定 | 第26-28页 |
2.2.5 柚木两种叶斑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8-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93页 |
3.1 致病性测定情况 | 第32-33页 |
3.2 广西十种珍贵树种病害调查结果 | 第33-75页 |
3.2.1 格木 | 第33-40页 |
3.2.2 秋枫病害 | 第40-43页 |
3.2.3 降香黄檀病害 | 第43-46页 |
3.2.4 红锥 | 第46-53页 |
3.2.5 火力楠 | 第53-56页 |
3.2.6 罗汉松 | 第56-60页 |
3.2.7 闽楠病害 | 第60-63页 |
3.2.8 土沉香 | 第63-64页 |
3.2.9 竹柏 | 第64-70页 |
3.2.10 柚木 | 第70-75页 |
3.3 柚木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75-84页 |
3.3.1 温度对菌株NNYM1-1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75-76页 |
3.3.2 光照对NNYM1-1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3.3.3 pH对菌株NNYM1-1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77-78页 |
3.3.4 菌株NNYM1-1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第78-79页 |
3.3.5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NNYM1-1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第79页 |
3.3.6 不同碳源、氮源对菌株NNYM1-1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79-80页 |
3.3.7 杀菌剂对菌株NNYM1-1的室内毒力测定 | 第80-84页 |
3.4 柚木棒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84-93页 |
3.4.1 温度对菌株CZYM3-17①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84-85页 |
3.4.2 光照对CZYM3-17①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第85页 |
3.4.3 pH对CZYM3-17①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85-86页 |
3.4.4 菌株CZYM3-17①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第86-87页 |
3.4.5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CZYM3-17①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第87-88页 |
3.4.6 不同碳源、氮源对菌株CZYM3-17①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88-89页 |
3.4.7 杀菌剂对菌株CZYM3-17①的室内毒力测定 | 第89-93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93-100页 |
4.1 结论 | 第93-95页 |
4.1.1 从10种珍贵树木病害中发现17种新记录病害 | 第93-95页 |
4.1.2 柚木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95页 |
4.1.3 柚木棒孢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95页 |
4.2 讨论 | 第95-100页 |
4.2.1 新病害不断出现(国际) | 第96-97页 |
4.2.2 引起珍贵树种真菌性病害的几种重要病原菌 | 第97-98页 |
4.2.3 柚木弯孢霉叶斑病菌和棒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98-99页 |
4.2.4 柚木弯孢霉叶斑病菌和棒孢霉叶斑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附录A | 第110-124页 |
附录B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