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通信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20页 |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与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1.2.1 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1.2.2 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工作 | 第25-26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6-29页 |
第二章 智能电网的原理与通信控制的问题 | 第29-37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 第29-31页 |
2.3 智能电网中的通信与控制 | 第31-35页 |
2.3.1 智能电网中通信与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 第31-33页 |
2.3.2 通信的相关问题 | 第33-35页 |
2.3.3 控制的相关问题 | 第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电力线信道中信号特性分析与预测 | 第37-55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干扰信号特性分析流程 | 第37-41页 |
3.2.1 逆序法 | 第37-38页 |
3.2.2 替代数据法 | 第38-40页 |
3.2.3 递归图与相空间重构 | 第40-41页 |
3.3 电力线信道信号实例特性分析 | 第41-50页 |
3.3.1 干扰信号的成分分析 | 第42-44页 |
3.3.2 平稳性分析 | 第44页 |
3.3.3 非线性分析 | 第44-46页 |
3.3.4 确定性分析 | 第46-50页 |
3.4 干扰信号的预测 | 第50-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基于数字喷泉码的多载波传输技术研究 | 第55-71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喷泉码的基本概念 | 第55-58页 |
4.2.1 删除信道与纠删码 | 第55-56页 |
4.2.2 喷泉码的基本原理 | 第56-58页 |
4.3 喷泉码的度分布 | 第58-61页 |
4.4 基于喷泉码的OFDM信号峰均比控制 | 第61-65页 |
4.5 开关度分布的研究 | 第65-67页 |
4.6 度分布的性能仿真 | 第67-6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智能电网负载检测方法与电路分析 | 第71-87页 |
5.1 引言 | 第71页 |
5.2 控制系统中配电控制模块设计 | 第71-78页 |
5.2.0 固态功率控制技术 | 第71-73页 |
5.2.1 电气设备连接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 第73-76页 |
5.2.2 电路试验 | 第76-78页 |
5.3 RC电路时延特性研究 | 第78-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嵌入式多任务调度算法研究 | 第87-99页 |
6.1 引言 | 第87页 |
6.2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 第87-90页 |
6.2.1 嵌入式的定义及发展 | 第87-89页 |
6.2.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89-90页 |
6.2.3 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 | 第90页 |
6.3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中多任务调度算法 | 第90-92页 |
6.3.1 任务及任务状态 | 第90-91页 |
6.3.2 多任务实时调度 | 第91-92页 |
6.4 智能电网控制系统的任务调度算法 | 第92-94页 |
6.5 任务调度算法评估 | 第94-9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3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99-100页 |
7.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100-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7页 |
致谢 | 第117-119页 |
作者简介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