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制造工艺、安装论文

强力旋压连杆衬套残余应力仿真及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残余应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2 残余应力仿真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18页
2 金属强力旋压成形表面残余应力机理第18-29页
    2.1 强力旋压工艺第18-21页
        2.1.1 变形特征第18-19页
        2.1.2 强力旋压主要工艺参数第19-21页
    2.2 残余应力的产生及分类第21-22页
    2.3 强力旋压成形过程中残余应力的产生第22-24页
        2.3.1 旋压结束后旋压试件表面残余应力形成原因分析第23页
        2.3.2 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第23-24页
    2.4 残余应力的检测方法第24-25页
    2.5 X射线法测定原理第25-28页
        2.5.1 布拉格方程第25-26页
        2.5.2 二维残余应力的测定原理第26-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金属弹塑性成形理论第29-36页
    3.1 金属弹塑性有限元法第29页
    3.2 虚功方程第29-30页
    3.3 增量方程第30-31页
    3.4 弹塑性本构方程第31-33页
    3.5 有限元求解方程第33-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强力旋压连杆衬套残余应力的仿真第36-54页
    4.1 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构建第36-45页
        4.1.1 几何模型的构建第36-37页
        4.1.2 定义材料第37-38页
        4.1.3 定义分析步第38-39页
        4.1.4 输出设置第39-40页
        4.1.5 定义接触第40-42页
        4.1.6 定义载荷第42-44页
        4.1.7 划分网格第44-45页
        4.1.8 提交作业第45页
    4.2 有限元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5-53页
        4.2.1 旋压成形过程分析第45-46页
        4.2.2 残余应力的形成过程分析第46-49页
        4.2.3 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49-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强力旋压连杆衬套表面残余应力试验研究第54-65页
    5.1 试验方法第54-59页
        5.1.1 毛坯材料第54-55页
        5.1.2 试验仪器第55页
        5.1.3 残余应力的测量第55-59页
    5.2 强力旋压工艺试验第59-63页
        5.2.1 试验方案第59-60页
        5.2.2 试验要求第60-61页
        5.2.3 试验分析第61-63页
    5.3 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的对比分析第63-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网络丢包的视频质量无参评估模型
下一篇:基于规则与模型相结合的中文微博情感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