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及实用抗震技术分析与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山东基本震情第13页
    1.3 村镇建筑抗震设防的主要问题第13-14页
    1.4 隔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1 隔震技术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2 隔震技术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 低造价村镇建筑隔震技术的研究第17页
    1.6 课题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17-18页
        1.6.1 课题研究目的第17-18页
        1.6.2 课题研究内容第18页
    1.7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山东村镇建筑抗震能力现状调研第19-31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调研概况第19-20页
        2.2.1 调研目的第19页
        2.2.2 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及方式第19-20页
    2.3 山东村镇房屋调研结果第20-29页
        2.3.1 村镇房屋结构类型比例第20-22页
        2.3.2 村镇砖混结构房屋现状第22-26页
        2.3.3 村镇砖木结构房屋现状第26-27页
        2.3.4 村镇生土结构房屋现状第27-29页
        2.3.5 村镇石木结构房屋现状第29页
    2.4 山东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分析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村镇建筑抗震能力鉴定及实例分析第31-58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我国建筑抗震鉴定方法第31-34页
    3.3 FEMA154-建筑抗震能力快速评估方法第34-40页
        3.3.1 简介第34-35页
        3.3.2 快速鉴定法鉴定程序和鉴定结果第35-36页
        3.3.3 快速鉴定法调研表的内容第36-40页
    3.4 国内抗震鉴定标准与快速鉴定法对比第40-41页
    3.5 快速鉴定法在村镇建筑应用的建议第41-42页
    3.6 实例分析第42-57页
        3.6.1 工程概况第42-46页
        3.6.2 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进行鉴定第46-47页
        3.6.3 结构抗震承载能力验算第47-54页
        3.6.4 快速鉴定法评分第54-56页
        3.6.5 快速鉴定法对村镇建筑的修订方法第56页
        3.6.6 快速鉴定法在村镇建筑中应用的建议第56-57页
    3.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隔震技术原理与隔震设计方法第58-70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第58-60页
    4.3 橡胶垫隔震技术第60-61页
    4.4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第61-62页
    4.5 低造价实用隔震技术第62-64页
        4.5.1 沥青隔震垫隔震技术第63页
        4.5.2 砂垫层隔震技术第63-64页
    4.6 隔震体系的一般设计方法第64-69页
        4.6.1 隔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与选用范围第64-65页
        4.6.2 减震系数与隔震层参数的确定第65-67页
        4.6.3 隔震结构分部计算方法第67-69页
    4.7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村镇房屋隔震实例分析第70-103页
    5.1 引言第70页
    5.2 砌体结构隔震设计算例第70-71页
        5.2.1 工程概况第70页
        5.2.2 初步设计方案第70-71页
    5.3 橡胶隔震支座的隔震设计第71-75页
        5.3.1 橡胶隔震支座的选型和布置第71-72页
        5.3.2 水平减震系数的计算第72页
        5.3.3 隔震层上部结构计算第72-73页
        5.3.4 隔震层水平位移及支座位移验算第73-75页
        5.3.5 隔震层下部计算第75页
    5.4 SBS沥青隔震支座的低造价设计第75-79页
        5.4.1 沥青隔震支座的选型和布置第75-76页
        5.4.2 水平减震系数的计算第76-77页
        5.4.3 隔震层上部结构计算第77页
        5.4.4 隔震层水平位移及支座位移验算第77-79页
        5.4.5 隔震层下部计算第79页
    5.5 不同隔震设计计算结果对比第79-80页
    5.6 村镇房屋隔震的有限元分析第80-103页
        5.6.1 基于等效框架的无筋砌体墙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80-82页
        5.6.2 方案选择第82页
        5.6.3 荷载信息第82-84页
        5.6.4 基本设计参数第84页
        5.6.5 隔震支座的选型与隔震层布置第84-87页
        5.6.6 模态分析第87-88页
        5.6.7 地震反应分析第88-101页
        5.6.8 结果对比第101-103页
    5.7 本章小结第103页
第6章 村镇建筑低造价隔震技术构造及设计建议第103-111页
    6.1 引言第103页
    6.2 低造价隔震设计第103-105页
        6.2.1 砂垫层隔震第103-104页
        6.2.2 SBS沥青隔震第104-105页
    6.3 低造价隔震设计的优点第105页
    6.4 低造价隔震技术尚存在的不足第105-106页
    6.5 低造价隔震设计建议第106-107页
    6.6 村镇建筑低造价隔震层布置构造第107-110页
    6.7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7章 结语与展望第111-113页
    7.1 主要内容总结第111-112页
    7.2 研究展望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EA-模糊综合方法的应急物流综合能力评价
下一篇:衡阳粮油物流园区规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