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基于红外辅助提取和现代色谱技术的中药活性成分分析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中药有效成分现代提取技术研究进展第17-49页
    1.1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类第18页
    1.2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第18-36页
        1.2.1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一般原则第18-19页
        1.2.2中药有效成分的传统提取技术[6, 7]第19页
        1.2.3 超声波提取技术第19-22页
        1.2.4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第22-25页
        1.2.5 固相微萃取技术第25-29页
        1.2.6 酶法提取技术第29-30页
        1.2.7 加速溶剂提取技术第30-32页
        1.2.8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第32-35页
        1.2.9 红外辅助提取技术第35-36页
    1.3 提取技术展望第36-37页
        1.3.1 提取理论的研究第36页
        1.3.2 提取技术联用第36页
        1.3.3 加强新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研究第36-37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37-38页
    1.5 参考文献第38-49页
第二章 红外辅助一般溶剂提取-HPLC法测定槐米及厚朴中的活性成分第49-86页
    第一节 红外辅助一般溶剂提取-HPLC法测定槐米中的芦丁第49-65页
        2.1 引言第49-50页
        2.2 实验部分第50-54页
            2.2.1 材料第50页
            2.2.2 芦丁提取物的制备第50-51页
            2.2.3 芦丁的HPLC测定第51页
            2.2.4 HPLC-ES 卜MS 条件第51-52页
            2.2.5 试验设计第52-5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4-62页
            2.3.1 单因素试验第54-56页
            2.3.2 预测模型和统计分析第56-58页
            2.3.3 响应面图和等局线图第58-59页
            2.3.4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学验证第59-62页
            2.3.5 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和模型的验证第62页
        2.4 本节小结第62页
        2.5 参考文献第62-65页
    第二节 红外辅助一般溶剂提取-HPLC法测定厚朴中的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第65-86页
        2.1 引言第65页
        2.2 实验部分第65-70页
            2.2.1 材料第65-66页
            2.2.2 厚朴提取物的制备第66页
            2.2.3 HPLC-DAD条件第66-68页
            2.2.4 HPLC-ESI-MS条件第68页
            2.2.5 试验设计第68-7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70-83页
            2.3.1 单因素试验第70-73页
            2.3.2 预测模型和统计分析第73-75页
            2.3.3 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第75-78页
            2.3.4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学验证第78-83页
            2.3.5 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和模型的验证第83页
        2.4 本节小结第83-84页
        2.5 第二章总结第84页
        2.6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第三章 红外辅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提取-HPLC法测定胡黄连中的胡黄连苷第86-102页
    3.1 引言第86-87页
    3.2 实验部分第87-88页
        3.2.1 材料和试剂第87页
        3.2.2 胡黄连苷的红外辅助胶束萃取第87-88页
        3.2.3 胡黄连苷的浊点萃取及浓缩第88页
        3.2.4 HPLC分析第88页
        3.2.5 统计分析第8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8-98页
        3.3.1 提取条件的优化第88-91页
        3.3.2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学验证第91-95页
        3.3.3 Genapol X-080与常规提取溶剂提取率的比较第95-96页
        3.3.4 红外辅助提取与其他提取方法的比较第96页
        3.3.5 胡黄连昔的油点萃取及浓缩第96-98页
    3.4 第三章总结第98页
    3.5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第四章 红外辅助无溶剂提取-顶空固相微萃取/GC-QMS法对槐米及槐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第102-122页
    4.1 引言第102-103页
    4.2 实验部分第103-106页
        4.2.1 材料第103页
        4.2.2 IRD-HS-SPME萃取第103-104页
        4.2.3 GC-QMS条件第104-105页
        4.2.4 定性分析第105页
        4.2.5 IRD-SPME的精密度第105页
        4.2.6 通过传统的HS-SPME对槐米中的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第105-10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6-117页
        4.3.1 IRD-SPME参数的优化第106-110页
        4.3.2 IRD-HS-SPME方法的精密度第110页
        4.3.3 IRD-HS-SPME和传统HS-SPME对槐米中挥发油定性分析的比较第110-112页
        4.3.4 通过IRD-HS-SPME对槐米和槐角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比较分析第112-117页
    4.4 第四章总结第117-118页
    4.5 参考文献第118-122页
第五章 红外加速酶辅助提取-HPLC法测定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第122-140页
    5.1 引言第122-123页
    5.2 实验部分第123-127页
        5.2.1 材料第123-124页
        5.2.2 红外辅助酶解预处理系统第124-125页
        5.2.3 红外辅助酶解预处理和超声辅助提取第125页
        5.2.4 HPLC-DAD条件第125-126页
        5.2.5 HPLC-ESI-MS条件第126-127页
        5.2.6 统计分析第12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27-136页
        5.3.1 酶种类的选择第127-128页
        5.3.2 酶浓度的影响第128页
        5.3.3 酶解时间的影响第128-129页
        5.3.4 酶解温度的影响第129-130页
        5.3.5 果胶酶溶液pH值的影响第130页
        5.3.6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学验证第130-135页
        5.3.7 不同预处理及提取方法的比较第135-136页
    5.4 第五章总结第136-137页
    5.5 参考文献第137-140页
全文总结第140-141页
本文创新点第141-142页
展望第142-1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3-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与文》知识分子群体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历史选择
下一篇:GM-CSF抗流感病毒机制及恩替卡韦黄芩苷组合物抗乙肝病毒药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