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长春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脆弱性评价和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外有关生态脆弱性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3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13-15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生态脆弱性评价基本理论第15-18页
    2.1 生态脆弱性概念第15页
    2.2 生态脆弱性评价过程第15-18页
        2.2.1 确定研究对象第15页
        2.2.2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5-16页
        2.2.3 指标权重赋值第16-17页
        2.2.4 生态环境脆弱度计算第17-18页
第三章 长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第18-25页
    3.1 研究区规划土地利用结构第18-22页
        3.1.1 现状用地结构第18-19页
        3.1.2 规划用地结构第19-22页
    3.2“四区”功能区划分第22页
    3.3 土地使用强度分区第22-25页
第四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脆弱性第25-36页
    4.1 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分析第25-31页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5-26页
        4.1.2 数据来源第26页
        4.1.3 评价因子权重赋值第26-28页
        4.1.4 评价结果第28-31页
    4.2 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脆弱性分析第31-36页
        4.2.1 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脆弱性分析第32-34页
        4.2.2“四区”功能区划与生态脆弱性分析第34页
        4.2.3 各强度开发区与生态脆弱性分析第34-35页
        4.2.4 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环境保护第36-45页
    5.1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36页
    5.2 土地利用的环境保护的依据第36-37页
    5.3 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环境保护第37-43页
        5.3.1 规划土地利用的环境保护对策第37-42页
        5.3.2“四区”功能区的环境保护对策第42-43页
        5.3.3 各强度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对策第43页
    5.4 研究区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对策实施途径第43-45页
第六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烧结工艺及合金元素对铜基含油轴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鳞片状无机填料改性及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