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脆弱性评价和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外有关生态脆弱性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生态脆弱性评价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2.1 生态脆弱性概念 | 第15页 |
2.2 生态脆弱性评价过程 | 第15-18页 |
2.2.1 确定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5-16页 |
2.2.3 指标权重赋值 | 第16-17页 |
2.2.4 生态环境脆弱度计算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长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 第18-25页 |
3.1 研究区规划土地利用结构 | 第18-22页 |
3.1.1 现状用地结构 | 第18-19页 |
3.1.2 规划用地结构 | 第19-22页 |
3.2“四区”功能区划分 | 第22页 |
3.3 土地使用强度分区 | 第22-25页 |
第四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脆弱性 | 第25-36页 |
4.1 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分析 | 第25-31页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26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26页 |
4.1.3 评价因子权重赋值 | 第26-28页 |
4.1.4 评价结果 | 第28-31页 |
4.2 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脆弱性分析 | 第31-36页 |
4.2.1 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脆弱性分析 | 第32-34页 |
4.2.2“四区”功能区划与生态脆弱性分析 | 第34页 |
4.2.3 各强度开发区与生态脆弱性分析 | 第34-35页 |
4.2.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环境保护 | 第36-45页 |
5.1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36页 |
5.2 土地利用的环境保护的依据 | 第36-37页 |
5.3 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环境保护 | 第37-43页 |
5.3.1 规划土地利用的环境保护对策 | 第37-42页 |
5.3.2“四区”功能区的环境保护对策 | 第42-43页 |
5.3.3 各强度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对策 | 第43页 |
5.4 研究区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对策实施途径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