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语 | 第7-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食源性寄生虫病 | 第10-14页 |
·流行病学变化 | 第11页 |
·感染人群的变化 | 第11页 |
·感染地区的扩大 | 第11页 |
·诊治与防控现状 | 第11-12页 |
·防控策略 | 第12-14页 |
·广州管圆线虫概述 | 第14-21页 |
·病原学和病理学 | 第14-15页 |
·临床特征 | 第15-16页 |
·诊断和治疗 | 第16-18页 |
·流行病学 | 第18-20页 |
·预防控制 | 第20-21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 第22-35页 |
·研究样地、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研究样地概况 | 第22-23页 |
·研究材料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的分布调查 | 第26-29页 |
·褐云玛瑙螺体重与感染度的关系 | 第29-30页 |
·广州管圆线虫终宿主的分布调查 | 第30-31页 |
·广州管圆线虫的生活史循环 | 第31-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第3章 单克隆抗体12D5 抑制小鼠脑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第35-47页 |
·简介 | 第35-36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6-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页 |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 第36-37页 |
·组织病理学 | 第37页 |
·脾脏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 第37-38页 |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生存曲线 | 第38-39页 |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 第39-41页 |
·组织病理学 | 第41-44页 |
·细胞因子在脾脏中的表达水平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47-49页 |
总结 | 第47页 |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1页 |
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