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山铝热电厂电气监控系统的现状分析 | 第15-30页 |
2.1 电气监控系统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 山铝热电厂监控系统的现状 | 第16-24页 |
2.2.1 山铝热电厂生产情况简介 | 第16-21页 |
2.2.2 传统的电气系统监控方式 | 第21-22页 |
2.2.3 DCS监控方式 | 第22-24页 |
2.3 山铝热电厂电气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2.3.1 传统的硬接线监控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2.3.2DCS监控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2.3.3 改造前电气故障及其处理现状 | 第25-27页 |
2.4 改进电气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及性能指标 | 第27-29页 |
2.4.1 主要功能要求 | 第27-28页 |
2.4.2 电气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山铝热电厂电气监控改进方案的硬件设计 | 第30-51页 |
3.1 电气监控系统实现的关键 | 第30-31页 |
3.2 通讯技术 | 第31-32页 |
3.2.1 总线方式 | 第31-32页 |
3.2.2 通讯规约 | 第32页 |
3.3 改造的范围 | 第32-33页 |
3.4 电气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与实施 | 第33-39页 |
3.4.1 常见的系统结构 | 第33-35页 |
3.4.2 山铝热电厂监控系统结构设计与选型 | 第35-37页 |
3.4.3 山铝热电厂监控系统组网方式设计 | 第37-39页 |
1.组网的一般方式 | 第37-39页 |
2.山铝热电厂监控系统组网方式设计 | 第39页 |
3.5 智能终端设备的设计选型 | 第39-50页 |
3.5.1 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 第40-43页 |
3.5.2 发电机自动励磁系统 | 第43-44页 |
3.5.3 电气防误操作系统 | 第44-46页 |
3.5.4 模拟屏 | 第46-47页 |
3.5.5 计量系统 | 第47-48页 |
3.5.6 自动准同期装置 | 第48-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山铝热电厂电气监控改进方案的软件设计 | 第51-63页 |
4.1 电气监控系统的软件特点 | 第51页 |
4.2 电气监控系统软件实现的主要功能 | 第51-52页 |
4.3 软件设计要求 | 第52-54页 |
4.4 监控系统的软件支撑平台 | 第54-56页 |
4.4.1 基础支撑服务层 | 第54页 |
4.4.2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54-56页 |
4.5 监控后台系统与智能终端通讯的建立 | 第56页 |
4.6 监控后台系统的组态过程 | 第56-61页 |
4.7 发电机功率因数实现自动控制 | 第61-6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山铝热电厂电气监控改造方案的调试与性能指标测试 | 第63-68页 |
5.1 电气监控系统改造施工与调试的特点 | 第63-64页 |
5.2 调试的过程 | 第64页 |
5.3 监控系统达到的性能指标 | 第64-65页 |
5.3.1 CPU负荷率与可靠性 | 第64页 |
5.3.2 通讯指标 | 第64-65页 |
5.4 改造后电气故障及其处理状况 | 第65页 |
5.5 电气监控系统改造的效果评价 | 第65-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总结与结论 | 第68页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