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精益生产组成要素之间关系及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理论意义第15页
     ·实践意义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第17-19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论文结构第18-19页
   ·研究来源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20-32页
   ·理论基础第20-21页
     ·系统论第20页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第20-21页
   ·精益生产的内涵第21-26页
     ·精益生产的概念第21-22页
     ·准时制生产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第22-24页
     ·员工参与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第24页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第24-25页
     ·全面生产维护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第25-26页
   ·企业绩效第26-27页
   ·精益生产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综述第27-29页
     ·员工参与与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生产维护及准时制生产之间的关系第27-28页
     ·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生产维护与准时制之间的关系第28-29页
   ·准时制生产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第32-39页
   ·概念模型第32页
   ·员工参与与TQM、TPM及准时制生产之间的关系第32-34页
   ·TQM、TPM与准时制之间的关系第34-35页
   ·准时制生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第35-37页
   ·生产运营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与方法第39-51页
   ·问卷设计第39-41页
     ·问卷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第39-40页
     ·问卷设计的过程第40-41页
   ·变量的测量第41-45页
     ·员工参与的测量第41-42页
     ·全面质量管理的测量第42页
     ·全面生产维护的测量第42-43页
     ·准时制生产的测量第43页
     ·企业绩效的测量第43-45页
   ·数据收集第45-46页
   ·问卷的预试分析第46-49页
     ·预试样本的基本特征第46-47页
     ·预试分析方法第47页
     ·预试分析结果第47-49页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方法第49-50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9页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49页
     ·结构方程建模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与结果第51-76页
   ·样本基本特征第51-53页
     ·问卷填答者基本特征第51页
     ·样本企业基本特征第51-53页
   ·内容效度与信度检验第53-58页
     ·内容效度检验第53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第53-58页
   ·结构方程建模概述第58-59页
   ·正态分布检验第59-61页
   ·测量模型适配度检验第61-68页
     ·测量模型适配度指标第61-64页
     ·测量模型适配度检验第64-68页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68-72页
     ·模型设定第68页
     ·模型识别第68-69页
     ·模型的违规检验第69页
     ·模型评价第69页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假设检验第69-72页
   ·结果讨论第72-75页
     ·员工参与与TQM、TPM及JIT之间的关系第72-73页
     ·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生产维护与准时制生产之间的关系第73-74页
     ·准时制生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81页
参考文献第81-91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91-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98页
附件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造商应对主垄断供应商纵向约束的竞合策略研究
下一篇:过度自信理论视角下的上市公司高管投资决策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