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1-12页 |
1.4 研究思路及逻辑框架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2.2.1 定性研究 | 第13-16页 |
2.2.2 定量研究 | 第16-17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3.1 增长极理论 | 第17-18页 |
2.3.2 产业关联理论 | 第18-20页 |
第3章 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效应分析 | 第20-31页 |
3.1 城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 第20-21页 |
3.1.1 城镇化进程是城市旅游发展的空间依托 | 第20页 |
3.1.2 城镇化进程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服务保障 | 第20-21页 |
3.2 旅游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效应分析 | 第21-23页 |
3.2.1 旅游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经济效应 | 第21-22页 |
3.2.2 旅游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社会效益 | 第22页 |
3.2.3 旅游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环境效益 | 第22-23页 |
3.3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3.3.1 西藏旅游资源现状 | 第23页 |
3.3.2 西藏旅游业对西藏经济的影响 | 第23-25页 |
3.3.3 西藏旅游经济发展的不足 | 第25-26页 |
3.4 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26-31页 |
3.4.1 西藏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 第26-28页 |
3.4.2 西藏的城镇化率 | 第28-29页 |
3.4.3 西藏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1页 |
第4章 西藏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1-40页 |
4.1 数据及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4.1.1 变量的选择 | 第31页 |
4.1.2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4.1.3 数据来源及描述 | 第31-33页 |
4.2 实证研究 | 第33-38页 |
4.2.1 单位根检验 | 第33-34页 |
4.2.2 协整检验 | 第34-37页 |
4.2.3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7页 |
4.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7-38页 |
4.3 研究结论 | 第38-40页 |
第5章 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 | 第40-47页 |
5.1 城镇化发展建议 | 第40-42页 |
5.1.1 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化的发展 | 第40页 |
5.1.2 借鉴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方案,坚持试点先行 | 第40-41页 |
5.1.3 建立“产城结合”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41页 |
5.1.4 打通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 第41页 |
5.1.5 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 第41-42页 |
5.2 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 第42-44页 |
5.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第42-43页 |
5.2.2 建立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 第43页 |
5.2.3 打破旅游产品品种单一局面,发展高端精品文化旅游业 | 第43页 |
5.2.4 借助各种媒体,推动西藏旅游的宣介工作 | 第43-44页 |
5.2.5 健全保障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 第44页 |
5.2.6 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危机防范工作 | 第44页 |
5.3 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建议 | 第44-47页 |
5.3.1 完善政府主导机制 | 第45页 |
5.3.2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45页 |
5.3.3 继续完善发展旅游城镇的相关政策法规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