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CRATE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村民自治的一般理论 | 第11-18页 |
1.1 自治释义 | 第11-12页 |
1.2 村民自治的涵义和内容 | 第12-13页 |
1.3 村民自治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4 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 | 第15-18页 |
1.4.1 村民自治的产生 | 第15-16页 |
1.4.2 村民自治的发展 | 第16页 |
1.4.3 村民自治的深化 | 第16-18页 |
2 我国城镇化背景下的村民自治问题阐述 | 第18-25页 |
2.1 城镇化概述 | 第18-20页 |
2.1.1 城镇化释义 | 第18页 |
2.1.2 村民自治在新时期城镇化各阶段呈现出的特征 | 第18-20页 |
2.2 城镇化对村民自治产生的影响 | 第20-25页 |
2.2.1 城镇化对村民自治主体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2 城镇化对村民自治内容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3 城镇化对村民自治实现形式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4 城镇化对村民自治其他方面的影响 | 第23-25页 |
3 城镇化背景下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1页 |
3.1 村委会自身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职能弱化 | 第25页 |
3.2 “两委”难以和谐相处,矛盾冲突较多 | 第25-26页 |
3.3 城镇化行政主导明显,基层政府对村民自治干预过度 | 第26-27页 |
3.3.1 通过对村委会目标考核间接加强对村民自治组织的管理 | 第26页 |
3.3.2 干涉农村民主选举,甚至任免村委会成员 | 第26-27页 |
3.3.3 采用其他方式干涉 | 第27页 |
3.4 村民参与不足,村委会权力过大,村民自治呈“喧宾夺主”之势 | 第27页 |
3.5 村委会职能经济化趋势明显,公共服务职能弱化 | 第27-28页 |
3.6 农村“精英”流失加速 | 第28页 |
3.7 民主监督实现困难,自治权利救济不完善 | 第28-31页 |
4 我国城镇化背景下村民自治完善的建议 | 第31-45页 |
4.1 要加强理论研究,丰富村民自治理论学说 | 第31-33页 |
4.1.1 关于重视公民个体权利理论学说 | 第31-32页 |
4.1.2 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学说 | 第32-33页 |
4.2 实践中不断改革,大力推动村民自治发展 | 第33-45页 |
4.2.1 推进村委会去行政化,强化自治体系 | 第33-34页 |
4.2.2 理顺农村“两委”之间的关系 | 第34-35页 |
4.2.3 理顺基层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 | 第35-37页 |
4.2.4 更加注重保障村民个体权利,限制村委会权力 | 第37-39页 |
4.2.5 丰富村委会职能,更加注重公共服务 | 第39-41页 |
4.2.6 合理调整村干部队伍结构,力争实现村干部职业化 | 第41-42页 |
4.2.7 强化村务监督,完善村民自治权利救济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