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轮机(蒸汽透平、汽轮机)论文--构造论文

核电机组汽轮机控制系统动态试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核电机组汽轮机动态仿真模型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硬件在环仿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1 硬件在环仿真第11-13页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1 dSPACE系统第13页
            1.3.2.2 LabCar系统第13-14页
            1.3.2.3 RTS平台第14页
            1.3.2.4 LabVIEW RT系统第14-15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5-17页
第二章 核电汽轮机控制系统动态试验平台整体设计方案第17-26页
    2.1 核电机组汽轮机控制系统动态试验平台概述第17-21页
        2.1.1 核电机组的系统结构及功能第17-18页
        2.1.2 汽轮机控制系统第18-19页
        2.1.3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验收第19-21页
    2.2 汽轮机控制系统动态试验平台需求分析及基本结构第21-23页
        2.2.1 汽轮机控制系统动态试验平台需求分析第21页
        2.2.2 汽轮机控制系统动态试验平台基本结构第21-23页
    2.3 基于LabVIEW的汽轮机控制系统动态试验平台整体设计方案第23-24页
        2.3.1 LabVIEW实时仿真环境第23-24页
        2.3.2 汽轮机控制系统动态试验平台整体方案第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核电机组动态特性数学模型设计第26-47页
    3.1 核电厂数学模型总体设计第26页
    3.2 一回路系统数学模型第26-31页
        3.2.1 点堆动力学模型第26-28页
        3.2.2 稳压器数学模型第28-30页
        3.2.3 蒸汽发生器数学模型第30-31页
    3.3 二回路系统数学模型第31-46页
        3.3.1 阀体的温度模型第31-36页
        3.3.2 汽轮机通流部分数学模型第36-38页
        3.3.3 汽水分离再热器模型第38-40页
        3.3.4 换热器数学模型第40-45页
            3.3.4.1 表面式换热器第40-43页
            3.3.4.2 混合式换热器第43-45页
        3.3.5 汽轮机转子模型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动态试验平台软硬件设计第47-66页
    4.1 动态试验平台硬件设计第47-54页
        4.1.1 硬件设计概述第47-48页
        4.1.2 试验平台的信号分析第48-50页
            4.1.2.1 试验平台输入的信号第48-49页
            4.1.2.2 试验平台输出的信号第49-50页
        4.1.3 平台各模块的硬件设计第50-54页
            4.1.3.1 PXI机箱及嵌入模块选型第50-53页
            4.1.3.2 信号连接机箱及内部模块选型第53-54页
    4.2 动态试验平台软件设计第54-59页
        4.2.1 软件设计概述第54-55页
        4.2.2 核电机组汽轮机动态仿真模型软件第55-56页
        4.2.3 数据采集软件第56页
        4.2.4 系统管理软件第56-57页
        4.2.5 后台程序说明第57-59页
    4.3 人机交互界面第59-65页
        4.3.1 参数设置界面第59-61页
        4.3.2 仿真界面第61-64页
        4.3.3 历史数据界面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动态试验平台的仿真验证及分析第66-77页
    5.1 软硬件系统测试第66-67页
        5.1.1 软件系统测试第66页
        5.1.2 硬件系统测试第66-67页
    5.2 核电机组仿真模型试验第67-76页
        5.2.1 核电机组仿真模型静态特性试验及分析第67-71页
        5.2.2 核电机组仿真模型动态特性试验及分析第71-76页
            5.2.2.1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第71-73页
            5.2.2.2 负荷阶跃扰动试验第73-74页
            5.2.2.3 主汽调门扰动试验第74-76页
    5.3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第77页
    6.2 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度尼西亚三语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研究
下一篇:征地拆迁纠纷案件处理疑难问题研究--以T市S区法院疑难案件办理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