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型主题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研究--以常州中华恐龙园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主题公园的蓬勃发展 | 第8页 |
1.1.2 主题公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 第8页 |
1.1.3 国内主题公园环境容量研究缺乏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3.1 国外文献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3.2 国内文献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3 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 第16-23页 |
2.1 旅游环境容量 | 第16-21页 |
2.1.1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 第16-18页 |
2.1.2 旅游环境容量组成 | 第18-19页 |
2.1.3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 | 第19-21页 |
2.2 游乐型主题公园 | 第21-23页 |
2.2.1 主题公园的概念 | 第21-22页 |
2.2.2 游乐型主题公园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游乐型主题公园旅游环境容量量化研究 | 第23-33页 |
3.1 游乐型主题公园旅游环境容量 | 第23-24页 |
3.1.1 游乐型主题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的组成 | 第23页 |
3.1.2 游乐型主题公园环境容量的特征 | 第23-24页 |
3.1.3 游乐型主题公园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 第24页 |
3.2 容量测算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4-25页 |
3.2.2 指标筛选方法 | 第25页 |
3.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26页 |
3.3 容量测算的相关标准 | 第26-29页 |
3.3.1 可借鉴的标准 | 第26-27页 |
3.3.2 游客调研标准 | 第27-28页 |
3.3.3 游乐型主题公园容量测算的相关标准 | 第28-29页 |
3.4 容量测算方法 | 第29-33页 |
3.4.1 旅游生态容量 | 第29-30页 |
3.4.2 旅游空间容量 | 第30-31页 |
3.4.3 旅游设施容量 | 第31页 |
3.4.4 旅游心理容量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案例研究——以常州中华恐龙园为例 | 第33-49页 |
4.1 常州中华恐龙园概况 | 第33-34页 |
4.1.1 基本情况 | 第33页 |
4.1.2 旅游概况 | 第33-34页 |
4.2 常州中华恐龙园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 第34-42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2.2 样本统计特征 | 第34-35页 |
4.2.3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 | 第35-36页 |
4.2.4 旅游空间环境容量 | 第36-37页 |
4.2.5 旅游设施容量 | 第37-38页 |
4.2.6 旅游心理环境容量 | 第38-42页 |
4.3 常州中华恐龙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 第42-46页 |
4.3.1 月份分布特征 | 第42-43页 |
4.3.2 日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4.3.3 旅游环境容量限制因子分析 | 第44-45页 |
4.3.4 综合评价模型 | 第45-46页 |
4.4 常州中华恐龙园容量管理 | 第46-49页 |
4.4.1 容量提升 | 第46页 |
4.4.2 游客调控 | 第46-47页 |
4.4.3 公园管理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9-50页 |
5.2 研究存在问题及不足 | 第50页 |
5.3 前景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A 问卷调查 | 第57-59页 |
附录B | 第59页 |
表目录 | 第59页 |
图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