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中外农药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2 除草剂概述与发展趋势 | 第11-16页 |
1.2.1 除草剂概述 | 第11-12页 |
1.2.2 除草剂的种类与特点 | 第12-16页 |
1.2.3 除草剂的发展趋势 | 第16页 |
1.3 课题的背景 | 第16-17页 |
1.4 派罗克杀草砜的介绍 | 第17-18页 |
1.4.1 派罗克杀草砜的创制 | 第17页 |
1.4.2 派罗克杀草砜的简介 | 第17页 |
1.4.3 生物活性及应用 | 第17-18页 |
1.5 派罗克杀草砜的合成路线 | 第18-23页 |
1.5.1 派罗克杀草砜的合成路线概述 | 第18页 |
1.5.2 中间体 5-二氟甲氧基-4-((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3-巯基)甲基)-1-甲基-3-三氟甲基-4,5-二氢-1H-吡咯的合成路线 | 第18-21页 |
1.5.3 中间体 3-氯-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的合成路线 | 第21-22页 |
1.5.4 中间体 5-羟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的合成路线 | 第22-23页 |
1.6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23-24页 |
1.7 研究目标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9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2 羟基脲的合成 | 第26-28页 |
2.2.1 实验操作 | 第26-27页 |
2.2.2 反应检测方法 | 第27-28页 |
2.3 5,5-二甲基异噁唑-3-酮的合成 | 第28-29页 |
2.3.1 实验操作 | 第28页 |
2.3.2 反应检测方法 | 第28-29页 |
2.4 3-氯-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的合成 | 第29-30页 |
2.4.1 实验操作 | 第29-30页 |
2.4.2 反应检测方法 | 第30页 |
2.5 三氟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 第30-32页 |
2.5.1 实验操作 | 第31页 |
2.5.2 反应检测方法 | 第31-32页 |
2.6 5-羟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咯的合成 | 第32-33页 |
2.6.1 实验操作 | 第32-33页 |
2.6.2 反应检测方法 | 第33页 |
2.7 5-二氟甲氧基-4-羟甲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咯的合成 | 第33-35页 |
2.7.1 实验操作 | 第34页 |
2.7.2 反应检测方法 | 第34-35页 |
2.8 5-二氟甲氧基-4-巯甲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咯的合成 | 第35-37页 |
2.8.1 实验操作 | 第35-36页 |
2.8.2 反应检测方法 | 第36-37页 |
2.9 派罗克杀草砜的合成 | 第37-39页 |
2.9.1 实验操作 | 第37页 |
2.9.2 反应检测方法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9-61页 |
3.1 羟基脲的合成 | 第39-41页 |
3.1.1 反应机理分析 | 第39页 |
3.1.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 5,5-二甲基异噁唑-3-酮的合成 | 第41-45页 |
3.2.1 反应机理分析 | 第41-42页 |
3.2.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42-45页 |
3.3 3-氯-5,5-二甲基-4,5-二氢异噁唑的合成 | 第45-47页 |
3.3.1 反应机理分析 | 第45页 |
3.3.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 三氟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 第47-50页 |
3.4.1 反应机理分析 | 第47-48页 |
3.4.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48-50页 |
3.5 5-羟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咯的合成 | 第50-52页 |
3.5.1 反应机理分析 | 第50页 |
3.5.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50-52页 |
3.6 5-二氟甲氧基-4-羟甲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咯的合成 | 第52-55页 |
3.6.1 反应机理分析 | 第52-53页 |
3.6.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53-55页 |
3.7 5-二氟甲氧基-4-巯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咯的合成 | 第55-58页 |
3.7.1 反应机理分析 | 第55页 |
3.7.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55-58页 |
3.8 派罗克杀草砜的合成 | 第58-61页 |
3.8.1 反应机理分析 | 第58页 |
3.8.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58-61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4.1 结论 | 第61-63页 |
4.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