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珲春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页
        1.1.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页
        1.3.3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第18-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县域经济第18-19页
        2.1.2 经济发展战略第19页
    2.2 非均衡发展理论第19-20页
        2.2.1 增长极理论第19-20页
        2.2.2 梯度发展理论第20页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21页
    2.4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第21-24页
        2.4.1 广西凭祥发展经验第21-22页
        2.4.2 上海梅陇发展经验第22-23页
        2.4.3 黑龙江绥芬河发展经验第23-24页
第三章 珲春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分析第24-32页
    3.1 珲春市简介第24-26页
        3.1.1 珲春历史与区位第24-25页
        3.1.2 主要资源状况第25-26页
        3.1.3 珲春市行政区划第26页
    3.2 珲春市经济发展水平第26-29页
        3.2.1 经济发展总体概况第26-27页
        3.2.2 经济增长分析第27-28页
        3.2.3 对外贸易分析第28页
        3.2.4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第28页
        3.2.5 人均收入分析第28-29页
    3.3 珲春市三次产业结构分析第29-30页
        3.3.1 工业内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29页
        3.3.2 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第29-30页
        3.3.3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第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珲春市经济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第32-38页
    4.1 珲春市经济发展优势第32-34页
        4.1.1 区位及政策优势第32-33页
        4.1.2 资源优势第33页
        4.1.3 口岸建设及航线优势第33-34页
        4.1.4 生态及人文优势第34页
    4.2 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第34-36页
        4.2.1 地区间竞争激烈第34-35页
        4.2.2 对外贸易受国外政策影响显著第35页
        4.2.3 产业结构不优第35页
        4.2.4 劳动力及高级人才匮乏第35-36页
        4.2.5 区位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第36页
        4.2.6 其他因素第36页
    4.3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五章 珲春市经济发展评估第38-43页
    5.1 珲春市相对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第38-41页
        5.1.1 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38-39页
        5.1.2 指标权重确定第39-40页
        5.1.3 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第40-41页
    5.2 珲春市相对吉林省水平的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第41-42页
    5.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六章 珲春市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及战略措施第43-48页
    6.1 战略指导思想第43页
    6.2 发展战略目标第43-44页
        6.2.1 发展战略定位第43-44页
        6.2.2 具体战略阶段第44页
        6.2.3 战略目标第44页
    6.3 战略措施第44-48页
        6.3.1 第一阶段的战略措施第44-46页
        6.3.2 第二阶段的战略措施第46页
        6.3.3 第三阶段的战略措施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视频事件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显失公平的司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