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能力数据分析和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13-25页 |
2.1 项目反应理论(IRT) | 第13-15页 |
2.1.1 项目反应理论概述 | 第13-14页 |
2.1.2 拉希模型(Rasch Model) | 第14-15页 |
2.2 Q矩阵理论 | 第15-19页 |
2.2.1 属性层级结构(AHS) | 第15-16页 |
2.2.2 属性掌握模式和期望反应模式 | 第16-19页 |
2.3 认知诊断理论 | 第19-22页 |
2.3.1 认知诊断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2.3.2 属性层级模型(AHM) | 第21-22页 |
2.4 神经网络 | 第22-24页 |
2.4.1 BP神经网络 | 第22-23页 |
2.4.2 概率神经网络(PNN)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高考考生能力数据分析和评价方法研究 | 第25-37页 |
3.1 研究框架 | 第25-27页 |
3.2 基于IRT的考生能力评估 | 第27-28页 |
3.3 Q矩阵的建立 | 第28-33页 |
3.3.1 能力属性的界定 | 第28-29页 |
3.3.2 属性掌握模式 | 第29-31页 |
3.3.3 多值评分下的期望反应模式 | 第31-33页 |
3.4 考生能力分类判别 | 第33-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实验及应用实例 | 第37-53页 |
4.1 实验平台 | 第37页 |
4.2 实验一模拟实验 | 第37-43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37页 |
4.2.2 实验数据 | 第37-39页 |
4.2.3 实验方案 | 第39-41页 |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4.3 实验二实证研究 | 第43-52页 |
4.3.1 实验目的 | 第43页 |
4.3.2 实验数据 | 第43-45页 |
4.3.3 实验方案 | 第45页 |
4.3.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5-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53-54页 |
5.2 下一步工作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