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红黏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红黏土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红黏土改性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主要内容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云南红黏土基本性质与压实特性研究 | 第17-37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云南红黏土基本性质研究 | 第17-21页 |
2.2.1 云南红黏土矿物成分分析 | 第17页 |
2.2.2 云南红黏土界限含水率分析 | 第17-19页 |
2.2.3 云南红黏土颗粒分析分析 | 第19-20页 |
2.2.4 云南红黏土自由膨胀率分析 | 第20-21页 |
2.3 云南红黏土压实特性研究 | 第21-24页 |
2.3.1 概述 | 第21-22页 |
2.3.2 土的压实原理与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3.3 土的压实方法 | 第23-24页 |
2.4 标准击实试验 | 第24-27页 |
2.4.1 试验方案及步骤 | 第24-25页 |
2.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2.5 不同击实功下红黏土重型击实试验 | 第27-30页 |
2.5.1 试验方案 | 第27页 |
2.5.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2.5.3 击实功与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关系 | 第29-30页 |
2.6 振动台压实试验 | 第30-35页 |
2.6.1 振动台法试验方案 | 第30-31页 |
2.6.2 振动频率对云南红黏土干密度影响研究 | 第31-32页 |
2.6.3 振动幅度对云南红黏土干密度影响研究 | 第32-34页 |
2.6.4 含水率对云南红黏土干密度影响研究 | 第34-35页 |
2.7 不同试验方法下云南红黏土的干密度 | 第35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云南红黏土特强度性研究 | 第37-53页 |
3.1 概述 | 第37-38页 |
3.2 云南红黏土承载比试验研究 | 第38-42页 |
3.2.1 承载比试验机理[41] | 第38-39页 |
3.2.2 室内试验方案 | 第39-40页 |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42页 |
3.3 云南红黏土浸水试验研究 | 第42-44页 |
3.4 云南红黏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 第44-48页 |
3.4.1 室内试验方案 | 第44页 |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48页 |
3.5 云南红黏土固结试验研究 | 第48-52页 |
3.5.1 试验原理及假设 | 第48页 |
3.5.2 试验方案 | 第48页 |
3.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云南红黏土填筑技术研究 | 第53-74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53页 |
4.2 修筑红黏土路基试验段目的 | 第53页 |
4.3 试验段修筑方案 | 第53-55页 |
4.3.1 试验方案比较 | 第55页 |
4.4 云南红黏土施工研究 | 第55-70页 |
4.4.1 填料要求 | 第55页 |
4.4.2 施工参数控制及机械选择 | 第55-57页 |
4.4.3 施工前准备工作 | 第57-58页 |
4.4.4 红黏土路堤施工工艺研究 | 第58-61页 |
4.4.5 红黏土路堤质量检测 | 第61-66页 |
4.4.6 高液限红黏土直接用于路基填筑可行性的探讨 | 第66-67页 |
4.4.7 红黏土路堤压实度降低依据及范围 | 第67-70页 |
4.4.8 红黏土路堤填筑控制建议 | 第70页 |
4.5 红黏土路基防排水措施 | 第70-71页 |
4.6 红黏土路基含水率监测 | 第71-7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