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灾害及其防治论文--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论文

自然灾害冲击的应对机制选择:理论与中国经验证据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10-13页
        1.2.1 研究思路第10-11页
        1.2.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3-15页
        1.4.1 可能的创新点第13页
        1.4.2 存在不足与展望第13-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20页
    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8页
    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8-20页
第三章 中国自然灾害应对机制的经济学分析第20-29页
    3.1 中国自然灾害应对机制的历史演进第20-22页
        3.1.1 政府主导的灾害应对机制的演进历程第20-21页
        3.1.2 市场化的灾害应对机制的产生和发展第21-22页
        3.1.3 灾害应对中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变化与相互关系第22页
    3.2 灾害应对中的利益变化与行为选择第22-26页
        3.2.1 灾害应对中行为主体的利益变化: 政府、企业与居民第23页
        3.2.2 灾害应对中各主体的行为选择第23-26页
    3.3 中国灾害应对机制作用路径的经济学分析第26-29页
        3.3.1 灾害应对中市场化机制的作用路径分析第26-27页
        3.3.2 灾害应对中政府救助机制的作用路径分析第27-28页
        3.3.3 两种灾害应对机制作用路径的比较分析第28-29页
第四章 政府主导的国家灾害救助机制: 以汶川地震为例第29-47页
    4.1 引言第29-31页
    4.2 相关文献述评第31-33页
    4.3 实证分析第33-45页
        4.3.1 数据选择与指标设计第33-36页
        4.3.2 计量模型构建与实证策略第36-39页
        4.3.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第39-44页
        4.3.4 结论的稳健性检验第44-45页
    4.4 结论与启示第45-47页
第五章 灾害应对中市场化机制的作用分析:基于农业灾害的视角第47-61页
    5.1 引言第47-48页
    5.2 文献梳理第48-50页
    5.3 市场化机制应对灾害冲击的实证研究第50-59页
        5.3.1 数据选择和指标设计第50-52页
        5.3.2 计量模型构建第52-53页
        5.3.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第53-59页
    5.4 结语与启示第59-61页
第六章 完善中国自然灾害应对机制的政策建议第61-64页
    6.1 推进市场化进程可提升灾害应对的整体效果第61页
    6.2 通过制度改进促进国家救助政策绩效的提高第61-62页
    6.3 构建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灾害应对机制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杭州市区古桥现状与调研报告
下一篇:城市碳减排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非参数距离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