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小说中的愚人形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第一章 愚人叙事 | 第17-26页 |
第一节 不可靠的叙事者 | 第18-21页 |
一 意识流叙事 | 第18-19页 |
二 儿童叙事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叙事中的愚人形象 | 第21-26页 |
一 叙事中的哀嚎者 | 第21-23页 |
二 叙事中的反衬角色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愚人形象与《圣经》渊源 | 第26-34页 |
第一节 圣愚班吉 | 第27-30页 |
一 童真耶稣 | 第27-29页 |
二 徒劳的守护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原罪与救赎 | 第30-34页 |
一 萨德本的罪与罚 | 第30-32页 |
二 本德仑的圣经话语模式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愚人形象的隐喻 | 第34-41页 |
第一节 无声的喧哗 | 第35-38页 |
一 边缘人状态 | 第35-36页 |
二 暧昧的渴求 | 第36-38页 |
第二节 骚动的灵魂 | 第38-41页 |
一 痴性之美 | 第38-39页 |
二 精神荒原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与悲悯同行的福克纳 | 第41-46页 |
第一节 南方神话的诗人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永不消逝的声音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致谢词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附件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