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4页 |
1.1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 第10-19页 |
1.1.1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1.2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作用机制 | 第11-13页 |
1.1.3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的常规操作程序 | 第13-14页 |
1.1.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的优缺点 | 第14-16页 |
1.1.5 VIGS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1.1.6 展望 | 第18-19页 |
1.2 万寿菊 | 第19-21页 |
1.2.1 万寿菊概况 | 第19-20页 |
1.2.2 万寿菊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3页 |
2.1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33页 |
2.2.1 pTRV2-TePDS载体的构建 | 第24-29页 |
2.2.2 万寿菊的种植 | 第29页 |
2.2.3 子叶期万寿菊植株VIGS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29-31页 |
2.2.4 万寿菊叶片VIGS体系建立的研究 | 第31-32页 |
2.2.5 万寿菊花器官部位VIGS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6页 |
3.1 子叶期万寿菊植株VIGS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33-40页 |
3.1.1 子叶期万寿菊植株VIGS体系的建立 | 第33-37页 |
3.1.2 子叶期万寿菊植株VIGS体系的优化 | 第37-40页 |
3.2 万寿菊叶片VIGS体系建立的研究 | 第40-41页 |
3.3 万寿菊花器官部位VIGS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第41-46页 |
3.3.1 不同VIGS处理方法对万寿菊花器官的影响 | 第41页 |
3.3.2 不同时期的VIGS茎部注射处理对万寿菊花器官的影响 | 第41-44页 |
3.3.3 万寿菊花蕾基部的单次VIGS注射处理对万寿菊花器官的影响 | 第44页 |
3.3.4 万寿菊花蕾基部的两次VIGS注射处理对万寿菊花器官的影响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9页 |
4.1 高效VIGS载体的构建 | 第46页 |
4.2 表型“恢复现象”的克服 | 第46-47页 |
4.3 万寿菊叶片VIGS体系的建立 | 第47页 |
4.4 高效万寿菊花器官部位VIGS体系的建立 | 第47-49页 |
5 问题与展望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