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三三文学集团的“中国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现状第9-13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6页
第一章“三三文学集团”的形成与演变第16-38页
    第一节 《三三集刊》的创立第16-22页
    第二节“三三文学集团”的组织活动第22-28页
        一、三三合唱团第22-24页
        二、讨论会第24-26页
        三、露营第26-27页
        四、演讲、座谈和未完成的三三剧社第27-28页
    第三节 三三书坊的成立第28-30页
    第四节 张爱玲、胡兰成对“三三文学集团”的点拨第30-36页
        一、“私淑”张爱玲第30-34页
        二、胡兰成的点拨第34-36页
    小结第36-38页
第二章 审美追求的“中国性”第38-54页
    第一节 坚守纯文学与秉承功利文学观之间的痛苦纠葛第38-45页
        一、纯文学的坚守第39-43页
        二、“文以载道”的承传第43-45页
    第二节 表达性情的文学理念第45-49页
        一、三三文学集团的“自然”性情第45-47页
        二、三三文学集团的“入世”性情第47-49页
    第三节 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目的第49-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作家作品中“中国性”的艺术展现第54-71页
    第一节 主题的“中国性”第54-61页
        一、故国山河第55-57页
        二、文化故国第57-59页
        三、现实故土第59-61页
    第二节 意象的“中国性”第61-69页
        一、太阳意象第62-64页
        二、月亮意象第64-67页
        三、雨意象第67-69页
    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三三文学集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第71-86页
    第一节、三三文学集团与当时文坛第71-80页
        一、三三文学集团与两大报文学奖第71-74页
        二、乡土文学论战中的三三文学集团第74-77页
        三、三三文学集团与神州社第77-80页
    第二节 三三文学集团与八十年代文坛第80-85页
    小结第85-86页
结语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93-94页
后记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都XP了,还VP(呢)”句式研究
下一篇:论陈翔鹤早期小说的“自我”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