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帖》版本研究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文献记载的《绛帖》版本 | 第13-24页 |
1.1 旧绛本系列 | 第13-16页 |
1.1.1 旧绛本 | 第13-14页 |
1.1.2 公私二本 | 第14-15页 |
1.1.3 榷场本(又称“亮”字不全本) | 第15-16页 |
1.2 新绛本系列 | 第16-20页 |
1.2.1 新绛本 | 第16页 |
1.2.2 北本 | 第16-17页 |
1.2.3 武冈旧本 | 第17-18页 |
1.2.4 武冈新本 | 第18页 |
1.2.5 福清本 | 第18-19页 |
1.2.6 乌镇本 | 第19页 |
1.2.7 彭州本 | 第19-20页 |
1.2.8 资州本 | 第20页 |
1.2.9 木本前十卷 | 第20页 |
1.2.10 又木本前十卷 | 第20页 |
1.3 其他本系列 | 第20-22页 |
1.3.1 蔡州本 | 第20-21页 |
1.3.2 山东本 | 第21-22页 |
1.3.3 十二卷本 | 第22页 |
1.4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现存《绛帖》藏本及其版本分析 | 第24-43页 |
2.1 现存《绛帖》藏本介绍 | 第24-28页 |
2.1.1 故宫藏冯铨二十卷本 | 第25-26页 |
2.1.2 国图藏缪文子本 | 第26-27页 |
2.1.3 国图藏高士奇本 | 第27-28页 |
2.1.4 博藏东库本 | 第28页 |
2.2 现存《绛帖》版本比较 | 第28-37页 |
2.2.1 缪文子本与冯铨本比较 | 第28-32页 |
2.2.2 高士奇本与冯铨本比较 | 第32-36页 |
2.2.3 辽博东库本与冯铨本比较 | 第36-37页 |
2.3 《绛帖》的编排思想 | 第37-41页 |
2.3.1 《阁帖》与《绛帖》在编排上的比较 | 第37-39页 |
2.3.2 《阁帖》与《绛帖》在增删内容上的比较 | 第39-41页 |
2.4 现存《绛帖》版本的初步划定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5-66页 |
承诺书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