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一种结合热数据识别的FTL算法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1 绪论第8-12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8-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1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1-12页
2 NAND FLASH 的结构及其基本原理第12-21页
   ·NAND FLASH 的结构第12-15页
   ·NAND FLASH 的分类第15-17页
     ·SLC第15页
     ·MLC第15-16页
     ·SLC 与MLC 的比较第16-17页
   ·NAND FLASH 的基本原理第17-20页
     ·读(READ)第17页
     ·写(WRITE)第17-18页
     ·擦(ERASE)第18-19页
     ·块替换(BLOCK REPLACEMENT)第19页
     ·ECC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FTL第21-29页
   ·为什么需要FTL第22-23页
   ·块级映射、页级映射与混合映射第23-26页
   ·目前已存在的FTL 策略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4 垃圾回收和磨损均衡第29-36页
   ·垃圾回收第29-31页
   ·磨损均衡第31-34页
     ·动态磨损均衡第31-33页
     ·静态磨损均衡第33-34页
     ·磨损均衡的关注点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5 热数据识别算法研究第36-47页
   ·什么是热数据第36-37页
   ·目前已经存在的热数据识别算法第37-39页
   ·基于队列计数的热数据识别方法(Queue Count Identifier: QCI)第39-43页
     ·建立队列第39-42页
     ·数据热权值计算第42-43页
     ·热数据管理第43页
   ·实验仿真及结果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6 一种结合热数据识别的 FTL 算法第47-62页
   ·算法思想第47-51页
   ·读操作第51-52页
   ·数据更新操作第52页
   ·垃圾回收策略第52-54页
   ·磨损均衡策略第54页
   ·实验仿真及结果第54-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7 总结及展望第62-64页
   ·总结第62-63页
   ·下一步工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8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课题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12XS微控制器的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移植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类细胞模型的表达式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