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分析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DR煤矿掘进队绩效管理现状 | 第18-28页 |
2.1 DR煤矿简介 | 第18-19页 |
2.1.1 DR煤矿概况 | 第18页 |
2.1.2 DR煤矿组织机构 | 第18页 |
2.1.3 DR煤矿人员结构 | 第18-19页 |
2.2 DR煤矿掘进队介绍 | 第19-21页 |
2.2.1 DR煤矿掘进队概述 | 第19页 |
2.2.2 DR煤矿掘进队组织结构 | 第19页 |
2.2.3 DR煤矿掘进队岗位描述 | 第19-21页 |
2.3 DR煤矿掘进队绩效考评现状 | 第21-23页 |
2.3.1 考评组织机构 | 第21页 |
2.3.2 考评周期 | 第21页 |
2.3.3 考评内容 | 第21页 |
2.3.4 考评程序 | 第21-22页 |
2.3.5 考评结果兑现 | 第22-23页 |
2.4 DR煤矿掘进队绩效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7页 |
2.4.1 考评体系覆盖面不全 | 第23-24页 |
2.4.2 考评指标设计不尽合理 | 第24-25页 |
2.4.3 考评过程掺杂人情因素 | 第25-27页 |
2.4.4 考评结果未有效利用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管理有效性的DR煤矿掘进队绩效评价模式构建 | 第28-45页 |
3.1 评价模式构建目的原则与思路 | 第28-29页 |
3.1.1 评价模式构建目的 | 第28页 |
3.1.2 评价模式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3.1.3 评价模式构建思路 | 第29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29-38页 |
3.2.1 层级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0-34页 |
3.2.2 AHP法量化指标权重 | 第34-38页 |
3.3 基于管理有效性的绩效评价方法 | 第38-40页 |
3.3.1 管理有效性概述 | 第38-39页 |
3.3.2 管理有效性测算思路 | 第39页 |
3.3.3 管理有效性与绩效评价关联性分析 | 第39-40页 |
3.4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0-44页 |
3.4.1 模型参数的设定 | 第40-41页 |
3.4.2 DEA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管理有效性的DR煤矿掘进队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4.1 数据的来源与选取 | 第45页 |
4.2 标准指数及综合指数计算 | 第45-46页 |
4.3 评价模型计算 | 第46-48页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