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9-29页 |
| 一、资料与方法 | 第9-11页 |
| 1. 文献的检索与整理 | 第9-11页 |
| 二、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11-24页 |
| 2.1 用药频次及分类分析 | 第11-14页 |
| 2.2 药物分类分析 | 第14-16页 |
|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组方规律分析 | 第16-19页 |
| 2.4 基于熵方法的用药规律分析 | 第19-24页 |
| 讨论 | 第24-26页 |
| 结论 | 第26-27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概况 | 第29-38页 |
| 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因病机 | 第29-30页 |
| 1. 肝肾亏虚 | 第29页 |
| 2. 脾气虚弱 | 第29页 |
| 3. 痰、湿、热、瘀 | 第29-30页 |
| 二、辨证论治 | 第30-31页 |
| 三、专方治疗 | 第31-33页 |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33-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 附表 | 第38-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