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2-2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 第12-16页 |
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 | 第12页 |
2.2 影响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危险因素 | 第12-13页 |
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 第13页 |
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 第13页 |
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评估 | 第13-14页 |
2.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西医治疗 | 第14-16页 |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中医"肺胀"的关系 | 第16-21页 |
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病名的归属 | 第16页 |
3.2 祖国医学关于肺胀认识 | 第16-17页 |
3.3 祖国医学对肺胀病机的阐述 | 第17-18页 |
3.4 导师提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瘀肺证的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3.5 对"痰、热、瘀"不同证候要素的中医治疗 | 第19-21页 |
4. 孟河医派传人治疗慢阻肺痰热瘀肺证的临床经验 | 第21-25页 |
4.1 孟河医派对本病认识的发展 | 第21页 |
4.2 导师认为本病的急性发作与痰热和瘀血密切相关 | 第21-22页 |
4.3 导师拟痰热瘀肺证为AECOPD基础证 | 第22页 |
4.4 导师立龙丹理肺汤治疗AECOPD痰热瘀肺 | 第22-25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5-36页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1.1 病例选择 | 第25-26页 |
1.2 一般资料 | 第2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1.4 临床观察指标的收集 | 第26-29页 |
1.5 统计分析 | 第29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2.1 两组病例均衡性比较 | 第30-32页 |
2.2 两组病例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 第32-35页 |
3. 结论 | 第35页 |
4. 不足与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