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整机静动刚度正向设计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字母注释表第1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6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8-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4页
        1.2.1 整机静刚度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2 整机动特性研究现状第20-22页
        1.2.3 整机结构静动态特性优化设计研究现状第22-24页
        1.2.4 正向设计方法研究现状第2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整机静刚度建模第26-51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部件静刚度系数第26-29页
        2.2.1 整机各组成部件及其坐标系第26-27页
        2.2.2 部件静刚度系数确定方法第27-29页
    2.3 整机静刚度建模方法第29-46页
        2.3.1 整机变形模型第30-33页
        2.3.2 各结构件受力分析第33-38页
        2.3.3 各部件变形与静刚度系数函数关系第38-44页
        2.3.4 整机静刚度模型第44-46页
    2.4 实验验证第46-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整机静刚度匹配设计第51-66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各部件静刚度范围的确定第51-56页
    3.3 基于DOE的贡献率分析第56-59页
    3.4 整机静刚度匹配设计流程第59-64页
        3.4.1 匹配设计实例第59-61页
        3.4.2 有限元仿真验证第61-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构建满足静刚度要求的结构件结构方案第66-81页
    4.1 引言第66页
    4.2 结构件结构方案计算流程第66-68页
        4.2.1 总体思路第66-67页
        4.2.2 基于iSIGHT软件的CAD/CAE集成框架第67-68页
    4.3 基于iSIGHT的联合仿真分析平台搭建第68-73页
        4.3.1 机床结构件参数化建模第68-70页
        4.3.2 iSIGHT环境下集成Pro/E第70-71页
        4.3.3 iSIGHT环境下集成ANSYS第71-72页
        4.3.4 优化设计算法第72-73页
    4.4 结构件结构方案设计第73-80页
        4.4.1 床身结构方案设计数据第73-76页
        4.4.2 立柱结构方案设计数据第76-77页
        4.4.3 动框结构方案设计数据第77-79页
        4.4.4 主轴箱结构方案设计数据第79-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整机动刚度匹配设计第81-119页
    5.1 引言第81页
    5.2 机床固有频率与动刚度关系定性分析第81-83页
    5.3 面向整机动特性的CAD/CAE联合仿真平台第83-86页
    5.4 整机各结构件质量对其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第86-112页
        5.4.1 床身质量对整机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第86-90页
        5.4.2 立柱质量对整机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第90-93页
        5.4.3 动框质量对整机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第93-94页
        5.4.4 工作台质量对整机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第94-96页
        5.4.5 主轴箱质量对整机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第96-97页
        5.4.6 同时改变立柱和床身质量对整机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第97-102页
        5.4.7 同时改变各结构件质量对整机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第102-112页
    5.5 仿真分析验证第112-116页
        5.5.1 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第112-114页
        5.5.2 不同类型的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第114-116页
    5.6 整机动刚度匹配设计第116-118页
    5.7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六章 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整机静刚度正向设计软件第119-130页
    6.1 引言第119页
    6.2 软件总体设计第119-120页
        6.2.1 软件需求分析第119页
        6.2.2 软件总体框架第119-120页
    6.3 软件开发方法第120-121页
        6.3.1 MATLAB开发方法第120-121页
        6.3.2 Visual C++平台开发方法第121页
    6.4 界面设计第121-126页
        6.4.1 软件初始界面第121-122页
        6.4.2 静刚度匹配设计界面第122-123页
        6.4.3 整机静刚度计算界面第123-124页
        6.4.4 结构方案选型界面第124-126页
    6.5 应用实例第126-129页
    6.6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30-132页
    7.1 全文总结第130-131页
    7.2 工作展望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曲面加工误差补偿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Stokes层的全局稳定性及间歇湍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