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0页 |
2 概述 | 第10-15页 |
2.1 可持续性理念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2.1.1 可持续性理念 | 第10页 |
2.1.2 汽车设计的发展 | 第10页 |
2.1.3 可持续性理念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2.4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2.6 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4页 |
2.6.1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2.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4页 |
2.7 预期目标 | 第14页 |
2.8 可行性论证 | 第14-15页 |
3 当前可持续性理念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第15-18页 |
3.1 可持续性理念在汽车设计中的体现 | 第15-16页 |
3.1.1 汽车设计流程介绍 | 第15页 |
3.1.2 传统设计流程与可持续性汽车设计的关系 | 第15-16页 |
3.2 可持续性理念在汽车设计阶段的调研 | 第16-17页 |
3.2.1 调研对象 | 第16页 |
3.2.2 调研内容 | 第16页 |
3.2.3 调研结果 | 第16-1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4 基于可持续性理念的汽车设计应用实例 | 第18-39页 |
4.1 基于造型可持续性的重庆大学FSAE方程式赛车设计 | 第18-21页 |
4.1.1 设计背景 | 第18页 |
4.1.2 现有产品分析 | 第18页 |
4.1.3 造型可持续性的设计内容 | 第18-19页 |
4.1.4 可持续性设计体现 | 第19页 |
4.1.5 草图及方案图 | 第19-21页 |
4.1.6 版面展示 | 第21页 |
4.1.7 总结 | 第21页 |
4.2 基于造型可持续性的现代2020年SUV概念设计 | 第21-25页 |
4.2.1 设计背景 | 第21页 |
4.2.2 现有产品分析 | 第21-22页 |
4.2.3 造型可持续性的设计内容 | 第22页 |
4.2.4 可持续性设计体现 | 第22-23页 |
4.2.5 草图及方案图 | 第23-24页 |
4.2.6 版面展示 | 第24页 |
4.2.7 总结 | 第24-25页 |
4.3 基于能源可持续性的江淮电动SUV概念设计 | 第25-28页 |
4.3.1 设计背景 | 第25页 |
4.3.2 现有产品分析 | 第25页 |
4.3.3 能源可持续性的设计内容 | 第25-26页 |
4.3.4 可持续性设计体现 | 第26-27页 |
4.3.5 草图及方案图 | 第27-28页 |
4.3.6 版面展示 | 第28页 |
4.3.7 总结 | 第28页 |
4.4 基于能源可持续性的荣威电动商务轿车概念设计 | 第28-32页 |
4.4.1 设计背景 | 第28-29页 |
4.4.2 现有产品分析 | 第29页 |
4.4.3 可持续性设计体现 | 第29-31页 |
4.4.4 草图及方案图 | 第31-32页 |
4.4.5 版面展示 | 第32页 |
4.4.6 遇到的问题与收获 | 第32页 |
4.5 基于功能可持续性的中力户外拓展ATV概念设计 | 第32-35页 |
4.5.1 设计背景。 | 第32页 |
4.5.2 现有产品分析 | 第32页 |
4.5.3 功能可持续性的设计内容 | 第32-33页 |
4.5.4 可持续性设计体现 | 第33-35页 |
4.5.6 版面展示 | 第35页 |
4.5.7 总结 | 第35页 |
4.6 基于功能可持续性的EVAN社区巴士概念设计 | 第35-39页 |
4.6.1 设计背景 | 第35页 |
4.6.2 现有产品分析 | 第35-36页 |
4.6.3 功能可持续性的设计内容 | 第36页 |
4.6.4 可持续性设计体现 | 第36-37页 |
4.6.5 草图及方案图 | 第37-38页 |
4.6.6 版面展示 | 第38页 |
4.6.7 总结 | 第38-39页 |
5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7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43页 |
B. 社会实践 | 第43-44页 |
C. 获奖证书 | 第44-45页 |
D. 最终效果图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