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3页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引言 | 第14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4-19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第15-16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及协议体系结构 | 第16-18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结构 | 第18-19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多信道MAC 协议概述 | 第19-21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 协议综述 | 第24-40页 |
·引言 | 第24页 |
·无线MAC 协议的基本知识 | 第24-27页 |
·隐终端和显终端问题 | 第24-25页 |
·CSMA 协议 | 第25-26页 |
·RTS | 第26页 |
·时分复用(TDMA)机制 | 第26-27页 |
·IEEE 802.15.4 协议 | 第27-33页 |
·网络体系结构与节点的类型和作用 | 第28-29页 |
·超帧结构 | 第29-30页 |
·GTS 管理 | 第30页 |
·数据传输过程 | 第30-31页 |
·时隙CSMA-CA 协议 | 第31-33页 |
·无信标模式 | 第33页 |
·传统的无线网络多信道MAC 协议 | 第33-36页 |
·专用控制信道协议 | 第35页 |
·共同跳频协议 | 第35-36页 |
·分阶段协议 | 第36页 |
·多信道交互协议 | 第36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MAC 协议 | 第36-38页 |
·设计难点 | 第36-37页 |
·设计思路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一种基于信道可靠性的多信道MAC 协议 | 第40-56页 |
·引言 | 第40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控制信道的多信道MAC 协议 | 第40-41页 |
·多次信道检测法 | 第40-41页 |
·随机接入信道法 | 第41页 |
·基于信道可靠性的多信道MAC 协议 | 第41-49页 |
·控制包结构 | 第42-44页 |
·可发送信道列表和可接收信道列表 | 第44-45页 |
·基于可靠性的数据信道选择策略 | 第45-47页 |
·PB-MAC 对多信道隐终端问题的解决 | 第47-49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无外部干扰情况下的仿真和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有外部干扰情况下的仿真和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一种基于伪随机序列退避机制的多信道MAC 协议 | 第56-74页 |
·引言 | 第56页 |
·传统无线网络中的多信道交互协议 | 第56-57页 |
·SSCH 协议 | 第56-57页 |
·McMAC 协议 | 第57页 |
·基于群退避的多信道MAC 协议 | 第57-59页 |
·基于伪随机序列退避机制的多信道MAC 协议 | 第59-63页 |
·信道退避序列 | 第59-60页 |
·介质接入方式 | 第60-61页 |
·同步和睡眠机制 | 第61页 |
·协议算法流程 | 第61-63页 |
·群退避算法和伪随机序列退避算法比较 | 第63-64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4-72页 |
·仿真实验设计 | 第64-67页 |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第67-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目录 | 第86-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