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小学感恩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1-16页
    1.1 研究选题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2.1 理论价值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相关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1 国内感恩教育研究第12-13页
        1.3.2 国外感恩教育研究第13-14页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4-15页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第14-15页
        1.4.2 研究的创新点第15页
    1.5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1 文献法第15页
        1.5.2 问卷调查法第15页
        1.5.3 观察举例法第15-16页
第2章 感恩与感恩教育第16-24页
    2.1 感恩第16-17页
        2.1.1 感恩的含义第16页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观念第16-17页
        2.1.3 中国现代感恩思想的变化第17页
    2.2 感恩教育第17-21页
        2.2.1 感恩教育的内涵第17-18页
        2.2.2 中国传统感恩教育思想的发展第18-20页
        2.2.3 国外感恩教育第20-21页
    2.3 感恩教育内容第21-22页
        2.3.1 感恩的对象第21页
        2.3.2 感恩教育的环节第21-22页
    2.4 中小学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第22-24页
        2.4.1 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第22页
        2.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条件第22-23页
        2.4.3 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第23-24页
第3章 我国中小学感恩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第24-30页
    3.1 中小学生感恩现状调查第24-27页
        3.1.1 调查对象及问卷说明第24页
        3.1.2 调查结果分析第24-25页
        3.1.3 调查问卷统计表第25-27页
    3.2 感恩教育意识的扭曲的表现第27-29页
        3.2.1 漠视自身生命第27页
        3.2.2 亲情的冷漠,道德的缺失第27-28页
        3.2.3 对老师的教育不懂感恩第28页
        3.2.4 对他人的帮助不感恩回报第28-29页
    3.3 感恩教育条件的匮乏第29-30页
        3.3.1 单纯的书面引导无明显效果第29页
        3.3.2 榜样教育“形式化”第29页
        3.3.3 感恩教育的长期性第29-30页
第4章 我国中小学感恩教育问题的成因第30-39页
    4.1 现代生活方式的消极方面及其影响第30-32页
        4.1.1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第30-31页
        4.1.2 感恩环境的欠佳第31页
        4.1.3 感恩行为趋于“利益化”第31-32页
    4.2 教育方式欠妥,片面的“成才”观念第32-34页
        4.2.1 家庭教育存在缺陷第32页
        4.2.2 家庭教育理念的偏差第32-33页
        4.2.3 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第33-34页
        4.2.4 辅导班已占据了学生的业余时间第34页
    4.3 学校教育的局限第34-37页
        4.3.1 学校教育体制的漏洞第34-36页
        4.3.2 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欠佳第36-37页
    4.4 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自律意识差第37页
        4.4.1 中小学生对感恩概念存在误解第37页
        4.4.2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负面影响第37页
    4.5 消极感恩心理的养成造成感恩缺失第37-39页
        4.5.1 自负心理第37-38页
        4.5.2 自私心理第38页
        4.5.3 享乐心理第38-39页
第5章 我国中小学感恩教育问题的对策第39-45页
    5.1 明确健全的现代感恩教育目标第39-41页
        5.1.1 学校采取的措施第39-40页
        5.1.2 家庭采取的措施第40-41页
    5.2 完善学校教育现代感恩教育模式第41-43页
        5.2.1 社会实践中体验感恩教育第41页
        5.2.2 发挥教师人格感染作用,提高教师的素质第41-42页
        5.2.3 积极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第42-43页
    5.3 倡导健康向上的现代生活方式第43-45页
        5.3.1 懂得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第43页
        5.3.2 生活中活化感恩文化第43-44页
        5.3.3 正确看待和学习外来文化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边远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研究--以河北平山县苏家庄小学为例
下一篇:湘西地域特色包装设计中民间美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