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 第11-18页 |
1.1 非法证据的界定 | 第11-13页 |
1.1.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各种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1.1.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进一步理解 | 第12-13页 |
1.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 | 第13-14页 |
1.2.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思阐释 | 第13页 |
1.2.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分类 | 第13页 |
1.2.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运用 | 第13-14页 |
1.3 非法证据排除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3.1 人权理论 | 第14-15页 |
1.3.2 民主宪政理论 | 第15页 |
1.3.3 法的正义理论 | 第15-16页 |
1.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演变 | 第16-18页 |
1.4.1 规则的确立 | 第16页 |
1.4.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 | 第16-18页 |
第2章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现状 | 第18-28页 |
2.1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形成过程 | 第18-19页 |
2.1.1 在我国的产生背景 | 第18页 |
2.1.2 我国司法实践中非法取证现象 | 第18-19页 |
2.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规定 | 第19-21页 |
2.2.1 宪法的规定 | 第19页 |
2.2.2 其他法律的规定 | 第19页 |
2.2.3 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 | 第19-20页 |
2.2.4 当前我国排除非法证据法律制度的亮点 | 第20-21页 |
2.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缺陷 | 第21-23页 |
2.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司法困境 | 第23-28页 |
2.4.1 司法实践中的各种障碍 | 第23-24页 |
2.4.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陷分析 | 第24-28页 |
第3章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 第28-40页 |
3.1 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宏观思考 | 第28-30页 |
3.1.1 转变传统的司法理念 | 第28页 |
3.1.2 界定好非法证据的范围 | 第28页 |
3.1.3 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对非法证据进行排除 | 第28-30页 |
3.2 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措施 | 第30-40页 |
3.2.1 模式的选择是前提 | 第30-32页 |
3.2.2 建立防止刑讯逼供的法律制度体系是重中之重 | 第32-36页 |
3.2.3 完善配套程序机制是补充 | 第36-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